小孩4岁了,说话不清,原来是它太短了
更新时间:2025-04-18 15:14 浏览量:5
“医生,我小孩4岁了,说话不清,您看是不是舌系带太短了?”我们在口腔接诊中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反映。他们常陷入“切,怕孩子受不了;不切,怕影响说话”的纠结中。
异常的舌系带使舌头被束缚在口腔底部,从而限制了母乳喂养、吞咽和发音等功能。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舌系带过短,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什么是舌系带?
舌系带,俗称“舌筋”,是一条薄薄的黏膜组织,它连接着舌头底部和口腔底部。舌系带的主要功能是固定舌头,使其能够在口腔内自由移动,同时保持稳定。
舌系带过短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是较常见、轻微的先天畸形之一,一般因吸奶无力,发音吐字不清或体检时被发现。临床表现为舌系带短粗,与舌腹或口底黏膜的附着点前移,使得舌头的运动受限。据统计,舌系带过短的发病率为2.1%—10.7%。
舌系带过短的判断标准为:1.舌不能自由前伸,伸出后不能超过下唇唇红,舌头在口内不能顶到上颚;2.舌头伸出后呈“W”形。
二、舌系带过短有何影响?
舌系带过短不同程度地影响舌的运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音困难:由于舌头活动受限,患者可能在发音时遇到困难,特别是卷舌音。
2.进食障碍:舌系带过短影响舌头将食物推向咽喉的能力,导致进食困难。其中,舌系带过短对婴幼儿母乳喂养及语音功能的影响是诊治过程中备受关注、争议较多的热点。
3.影响口腔清洁。舌系带过短影响口腔清洁,增加牙齿和牙龈疾病的风险。
4.导致开牙合、下中切牙间缝隙等错牙和畸形。
三、确诊舌系带过短怎么办?
不管是发音困难还是母乳喂养困难,父母可能会尝试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但目前,舌系带过短和发音障碍、母乳喂养困难之间的相关性仍然存在争议。2024年7月底,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一个政策声明中提到:舌系带过短属于正常口腔结构变动范畴,只有导致母乳喂养问题并且通过哺乳指导没有改善的限制性舌系带才称为症状性舌系带过短,舌系带过短但喂养模式正常的婴儿不需要干预。
为了解决其他问题或为预防说话发音问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而做舌系带手术缺乏证据。后部的舌系带过短是一个定义不清的术语,缺乏专家共识,不应作为手术干预的理由。一般来说,宝宝2岁之后舌尖开始逐渐远离系带,如果系带过短影响舌前伸,甚至妨碍语言清晰,可以寻求相应的治疗。
系带过短可以通过手术来治疗,称为舌系带切开术、舌系带成形术。这是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门诊小手术,局部麻醉后,通过使用手术剪、高频电刀或者手术刀切断部分舌系带来增加舌头的活动范围。
总之,不管是发音障碍还是基于其他需求,如果想解决系带过短的困扰,应及时咨询专业口腔科医生,先评估再干预,以便得到专业的治疗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