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儿童跌进开水盆烫伤,婆婆给儿媳下跪自责痛哭
更新时间:2025-04-07 08:32 浏览量:2
2025年4月5日,河南郑州某医院病房内,一位奶奶跪在儿媳面前哭喊“都怨我”,她身后是全身25%烧伤的2岁孙女。这场因热水烫伤引发的家庭悲剧,撕开了儿童安全与急救常识匮乏的双重隐痛。
事发当日,奶奶在家中给大孙女洗头时,2岁的小孙女不慎跌入装满开水的盆中。听到哭声的奶奶慌忙抱起孩子,却因直接撕扯被热水浸透的棉裤,导致孩子皮肤大面积剥脱。随后三天,孩子高烧不退,从许昌转院至郑州治疗,医生诊断为深二度烧伤伴感染,未来将留下永久性瘢痕。监控画面显示,事发时热水盆距孩子玩耍处仅半米,奶奶全程背对幼童操作,暴露出看护时的安全盲区。
“脱衣动作造成二次创伤,本可避免!”接诊医生痛心指出,烫伤后应立即剪开衣物而非硬扯,并用冷水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而奶奶的误操作使烧伤深度从浅二度恶化为深二度,治疗难度倍增。类似悲剧屡见不鲜:2014年北京2岁男童跌入90℃热水桶,因未及时正确处理导致全身92%烫伤离世,与此次事件形成残酷呼应。
面对镜头,奶奶反复念叨“她肉嫩,我该死”,儿媳则陷入愤怒与心疼的撕扯。这场意外折射出中国4000万隔代抚养家庭的现实困境——老人体力精力有限,急救知识匮乏,却承担着超负荷的育儿责任。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中,52.3%发生在祖辈看护期间,烫伤占比高达18%。
医生紧急提醒:家中热水容器务必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发生烫伤后牢记“冲-剪-盖”三字诀——立即用15-25℃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用剪刀剪开衣物避免摩擦,再用无菌纱布覆盖送医。社区工作者建议,有幼儿家庭应备急救包,内含医用剪刀、烧伤敷料等物资。
当病床上的女童因换药哭喊时,走廊里奶奶的抽泣声与儿媳的叹息交织。这场意外没有赢家,唯有普及安全意识和急救技能,才能避免更多家庭坠入愧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