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 ”教育岂非毫无意义?
更新时间:2024-10-15 19:01 浏览量:9
“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 初闻此言论,我深感惊诧。因为若果真如此,教育岂非毫无意义?那还需要教育做什么呢?
然而,这两句话并非否定教育的作用,实则是从佛法的视角出发。从因果关系来看,每个孩子降临世间,犹如一粒种子。
倘若这粒种子是榕树的种子,那么我们应以榕树的特质来助力其成长。但无论我们多么悉心照料,榕树的发展不外乎三种可能:一是长成大榕树,二是变为小榕树,三是根本不发芽生长。即便穷尽一生的资源,也绝不可能使榕树变成松树,或是如今最为昂贵的红豆杉。
即使是最杰出的教育家,也不应期望将松树变成榕树。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教育似乎都在努力让每个孩子成为红豆杉。于是,人们耗费大量精力去做改变种子特质的工作。其实,国宝级的红豆杉固然可用于雕刻、制作家具,而平凡的榕树又何尝不能成为一道风景、为人们在庙前提供乘凉之处呢?
教育,应是让一棵红豆杉成长为优质的红豆杉,充分发挥其价值;也应是使一棵榕树成长为出色的榕树,不辜负其本质。倘若教育试图让红豆杉变成榕树,或让榕树长得像红豆杉,那便大错特错。
唯有基于平等的教育,让草木自然生长,每个人的本质才能得以展现。
我认为 “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 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教育最为关键的是唤起人内在的渴望,而非填塞各种内容。一个小孩,若其内在渴望被唤醒,真心渴望为这一渴望而努力,他便不易变坏。这个渴望,就如同我们幼年时常写的 “我的志愿”。若这志愿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在了解自我本质后的确立,那么渴望便会产生。
例如,舞蹈家林怀民、音乐家李泰祥、电影导演侯孝贤、剧场导演赖声川等这些极具创造力的人物,他们成长的环境并非专门为培养艺术家而设,但由于他们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也就是渴望,从而走上了自我教育之路,最终较为成功。
反之,若一个孩子的内在渴望未被唤醒,他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碌碌无为度过一生,二是给社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这就如同我们不顾土质,将土豆、白薯、稻子、西瓜、松树统统种在同一片土地上,有的不会结果,有的则会破坏水分。实际上,从大自然的培育与生态中,我们便能领悟到教育的相同道理。
“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 的第三个原因是身教胜于言教。我们要求孩子优秀,自己就必须先做到优秀。如此,孩子便不至于因环境因素而误入歧途。
这个道理十分简单,就如同小孔雀必须养在孔雀群中,它才会知道如何学习开屏,成为一只美丽的孔雀;若将孔雀养在鸡群中,它最终可能会变得和鸡一样。孟母三迁的故事正体现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好的榜样或偶像,那么即便教育资源不够充足,他依然会有成就动机,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大得多。
关于教育,人格比学问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一个人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不仅自己会过得平安快乐,还会成为社会的正面因素。倘若我们培养出许多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却人格不健全、生活无趣,那将是整个教育乃至社会的悲哀。
天下太平的关键线索,在于每个人都能确立生命的良好品质。令人叹息的是,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包装而忽视品质。“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 这句话的结论是,如果钻石已然被打磨出来,无论怎样包装,它始终都会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