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小胖墩查出糖尿病!上海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34%,真正问诊者并不多……

更新时间:2025-04-07 07:02  浏览量:1

转自:上观新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专门用7 分钟谈体重管理,并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上海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样呈上升趋势,超重和肥胖比例已经超过四成,其中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超过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上海多家医疗机构已开设内分泌、减重等相关门诊。尽管儿童超重肥胖率持续增加,但真正意识到“肥胖是一种疾病”并前往就诊的患儿家庭数目寥寥。医学专家由此呼吁: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不容小觑,值得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及早干预。

许多家长对孩子肥胖危害浑然不知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曾经接诊这样的病例:13岁女孩可可(化名)因发现脖子黑来就诊,经检查发现已经达到重度肥胖程度,并且合并2型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爸爸妈妈一下子懵了,“我们就是觉得她的脖子怎么洗都洗不干净,万万没想到,已经糖尿病的程度了!”当医生问及家长“之前没觉得孩子过于肥胖吗”?得到的回答,“小时到现在一直是这个胖乎乎的状态,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复旦儿科内分泌代谢科裴舟副主任医师说。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为肥胖儿童诊治。

如此情况,在儿童内分泌代谢科诊室里并不少见。专家直言: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体重已经超标,有些觉得孩子胖一点很可爱,有的虽然发现孩子体重超标,但并不知道具体超出多少,还有的觉得孩子虽然现在肥胖,但也没有合并肥胖相关并发症,因此不以为然,未引起重视。

无独有偶,10岁的小明(化名)身高140厘米,体重却有60 公斤,BMI(体重指数)远超同龄儿童标准,已经属于肥胖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沈健接诊时介绍,“小明其实同大多数肥胖儿童一样,平时爱吃零食、甜食,尤其喜欢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运动量又少。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最主要的原因。”

为何儿童青少年肥胖不能大意处之?复旦儿科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罗飞宏教授表示,儿童青少年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增加儿童各系统疾病(如性早熟、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的发病风险,部分肥胖患儿由于外观形体不佳,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抑郁、自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对心理的影响可能持续到成年,影响个性、气质和性格的形成,家长需要重视并积极干预。

岳阳医院副院长姚政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解释,儿童青少年肥胖则是由脂膏积聚体内所致,与湿痰淤滞密切相关,而膏脂来源于津液,与饮食和脾胃运化密切相关。小儿“脾常不足”,如运化功能失调,水液停聚于体内,日久凝聚成痰湿,聚而为膏脂,从而形成肥胖。

家长在岳阳医院咨询儿童肥胖相关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诊断标准与成人并不一样。裴舟解释:成人主要依靠BMI(体重指数)来判断超重,但是儿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诊断标准不一致。此外,儿童期肥胖的产生主要是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而成人期主要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儿童期肥胖会延续至成年期,调查研究发现,6至7岁肥胖儿童成年肥胖率为50%,10至19岁青春期肥胖儿童的70%至80%可发展为成年肥胖,并增加患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

儿童肥胖干预并非只是控制饮食

尽管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持续增加,但以儿科内分泌代谢诊疗数据来看,真正因肥胖来就诊的不足10%,远低于34%的发病率,这也直观反映了不少家长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为何当下“小胖墩”就诊率并不高?裴舟分析认为,首先,家长关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认知仍有所欠缺。部分家庭缺乏科学喂养知识,过度依赖外卖或零食,看屏幕前时间过长,亟须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全社会对肥胖的认识,这其中包括肥胖的诊断、危害和防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肥胖的发生。

其次,儿童青少年肥胖症能够使用的药物匮乏。专家明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多种儿童减肥药(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芬特明-托吡酯、司美格鲁肽等),但是目前国内没有任何药物被批准用于儿童肥胖症,干预手段相对单一。再者,学生学习压力大,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缺乏体育运动,久坐时间长,也进一步加剧了肥胖的风险。

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起来并不简单。罗飞宏告诉记者,儿童和成人的减重原则不一样。由于青少年儿童仍处在生长发育期,减重需要减少体脂之时,不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不能通过单纯节食来控制体重,治疗需要更为精细讲究。

在复旦儿科,针对可可的情况,营养师为她制定了饮食计划,内分泌代谢科用药调整血糖,中医科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协助减重。可可的家长非常配合,妈妈每周出一张菜单,严格按照营养师要求搭配营养餐,既营养丰富又不重样,同时热卡也得到明确限制;爸爸则每天带着孩子坚持运动。一年时间里,女孩体重下降了20公斤,已经脱离肥胖范围,血糖在不用药的情况下也达到了正常范围。“这是一例非常成功的减肥案例!”罗飞宏评价。

小明接受的则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岳阳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儿科团队凝练升华“先天、后天同调”,推陈出新“病证结合-内外同治-身心同调”的新模式,首创“四位一体”疗法,即中药口服+外治+饮食运动调护+心理疏导,应用于儿童青少年肥胖等各类生长发育疾病中,最终小明在中心取得了良好疗效。“儿子瘦了10斤呢,体质明显好了,精力更加充沛,运动能力也显著提高了!”小明妈妈说。

肥胖青少年儿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求医疗机构帮助?裴舟明晰:首先,家长们不能讳疾忌医,要正视肥胖的问题,不能拖延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才来院就诊。同时,也不能将体重管理门诊当做“减肥速成班”,体重控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坚持,生活方式干预是减重的核心,需要严格的自律性,其他医疗手段都是辅助,不要妄想一两次就诊就能够迅速减重。

一般来说,遇到以下情况就需要就诊——

体重指数(BMI)超标,达到肥胖或超重标准。

‚短期内体重增加明显。

ƒ出现颈部、腋下等部位黑棘皮,腹部皮肤紫纹。

„伴有多饮多尿、睡眠打鼾等症状。

预防肥胖的节点可提前至“胚胎期”

肥胖的低龄化,促使更多专家探索肥胖干预的最佳时间节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近期门诊接诊了4 岁小男孩,男孩外形上明显肥胖,抽血化验结果显示,已有低密度胆固醇超标的指征。儿中心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刘云曼直言:孩子三岁前糖脂代谢异常、学龄期儿童餐后胰岛素升高、脂肪肝、高血压……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中老年慢病”在门诊已屡见不鲜了。

“近年来不少学界观点提出,健康管理的起始时间应该提前至胚胎时期,在肥胖干预上,也不例外。” 刘云曼对记者解释,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高危因素还包括父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过多、妊娠糖尿病、胎儿宫内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婴儿期过度喂养等。专家说,“婴幼儿期出生时体重超过4千克就属于巨大儿,面临着肥胖的高危风险;学龄期如果BMI(体重指数)超过20,基本可判断为肥胖。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后续持续的身高、体重监测,超重肥胖可能在生长的关键期对健康形成危害。”

到底哪个节点干预肥胖最为科学?专家介绍:胎儿期、婴儿期、脂肪重聚期(5 至7岁)和青春期是生长发育全过程中脂肪发育最活跃、脂肪细胞增殖最快速的阶段,也是容易发生肥胖的生理敏感期,上述几个节点均是预防肥胖的关键窗口。已有研究显示:6 月龄前脂肪量百分比快速增加,可能导致婴儿在2 岁时肥胖风险增加。

“其实宝爸宝妈在备孕和孕期就需要及时关注孕前和产检报告”,刘云曼说,“长期(1 至2年)接受专业人员面对面的健康咨询,建议保持每月一次,这是应对生命早期1000天肥胖高危婴儿的关键策略。”在她看来,备孕和孕期,宝爸宝妈都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均衡膳食,减少深加工食品摄入;哺乳期和辅食添加阶段,优先纯母乳喂养,辅食分阶段添加喂养,切忌过量喂养。

减重门诊已普及,内涵还可更多元

随着“体重管理年”的推广,减重话题热度持续增加,儿童青少年肥胖应引起充分关注。根据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20%公立医院建立了减重中心/门诊,其中75%为减重门诊,18%为隶属于某科室下的减重中心,7%为独立运营的肥胖诊疗中心/科室。

岳阳医院为肥胖青少年提供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

在上海,多家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相继开设减重相关门诊。以闵行区为例,华漕、虹桥、古美、梅陇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开设减重门诊。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赵睿男说,“社区开设减重门诊旨在告诉居民,要将体重管理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健康习惯。做到科学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食用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坚持运动,增加能量消耗,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出现健康问题,应尽快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减重方案。”

减重门诊除了现有干预治疗手段,还可以拓展哪些范围?他山之石,或可攻玉。

记者查阅发现:肥胖率高达40%的美国,减重门诊出现时间更悠久,服务也更多元。这其中包括营养补充剂与药物提供(补充维生素等)、医疗设备与疗程套餐(冷冻减脂等)、预防性护理与高频服务(个性化营养方案、体重咨询等),甚至因患者有一定重合度,将美容与健康产品等也纳入其中。医疗保险政策相应给予支持,如根据《平价医疗法案》肥胖筛查和基础咨询可由医保支付,全美23个州要求保险公司覆盖减肥手术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手术量的增长。

类似的探索上海已经创新。就在不久前,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正式启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融合区卫健委、区医保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方深度合作,旨在探索医疗机构与运动场所之间的康复医疗相互转接,推动“体医融合”走实走深。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开辟青少年体适能运动区,引入专业团队帮助青少年正确运动、健康成长。

减重之时也要避免许多认知误区。岳阳医院营养科主任马莉表示,而今网上饮食减肥方式层出不穷,但许多存在误区甚至“陷阱”,如不吃晚饭、不吃主食、依赖单一食物、“低脂”、“无糖”食品和极低热量饮食的极端节食等。这些方式可能非但起不到减重的目的,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她举例:不吃晚饭看似能减少热量摄入,但可能导致夜间血糖水平下降,引发强烈饥饿感,诱发暴饮暴食。长此以往会降低基础代谢率,使身体进入“节能模式”,反而增加减重难度;至于完全戒掉主食,则会让身体“断电”,导致疲劳、情绪低落,甚至消耗肌肉,降低代谢,反而更难瘦下去。针对减重其实没有秘籍可言,采取科学的方法循循善诱,减重效果才会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