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以爱之名,筑起温暖港湾】——牙克石市妇联积极探索“123”爱心妈妈关爱模式助力留守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更新时间:2025-04-02 19:36  浏览量:1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和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发挥音乐和运动沁润心灵、助力成长的“前置”关爱服务作用,牙克石市妇联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123”爱心妈妈关爱模式,为留守和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助力。

围绕“1条主线”,统筹谋划

牙克石市妇联紧紧围绕《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关于印发〈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和《牙克石市妇联“金牌爱心妈妈 心手相牵”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行动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这一主线,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并一以贯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全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整合“2股力量”,积极推进

一是凝聚巾帼力量,结对帮扶暖童心。牙克石市妇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通过“林城女声”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了牙克石市“爱心妈妈”招募令,广泛动员机关干部、执委、巾帼志愿者、三八红旗手、各级妇联组织以及广大妇女参与到“爱心妈妈”行列,与留守困境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发挥女性的柔性优势,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长期的支持和帮助。与“蒲公英”等项目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开展亲子活动、研学活动,心理辅导等,增进与留守困境儿童的情感联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二是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解童困。市妇联积极发挥社会协同作用,广泛宣传引导,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到结对关爱工作中,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浓厚氛围。“爱心妈妈”招募令发布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行动起来,主动向市妇联申请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截止目前,全市“爱心妈妈”结对儿童数是95个,重点儿童结对率100%。市妇联发挥“联”字作用,联合多部门开展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联合市人民法院设立家少审判工作团队、联合市检察院打造未检品牌,通过制定“爱牵留守 相伴成长”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实施方案,实施“三关爱”行动,扎实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并通过开设特色门诊、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不断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

出台“3项措施”,落实落细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织密关爱网络。制定《牙克石市“爱心妈妈 心手相连”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行动实施方案》,细化出台工作制度。积极对接民政部门,对全市范围内的留守儿童、散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群体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动态管理工作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按照就近便利原则,采用“一对一”或“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匹配“爱心妈妈”和结对儿童,并根据孩子们的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帮扶方案,提升帮扶实效。二是完善阵地建设,汇聚合力成效。依托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优势,接续打造家庭教育专兼职讲师队伍,相继提供家庭教育、美德教育、亲子关系指导、儿童营养与心理健康等服务。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8个,呼伦贝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个,儿童之家3个,打造牙克石市“爱心妈妈”服务阵地新矩阵,助力全市“爱心妈妈”工作提档升级。三是丰富关爱活动,传递温暖真情。市妇联常态化组织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即:每月“一次走访慰问、一次联系监护人”,每年“一次谈心、一个微心愿、一次生日问候、读一本好书”)。围绕聚焦红色教育、科普教育、健康教育、爱国教育、体育教育、权益保护、传统文化、感恩教育、生态教育、美学教育、劳动教育等11个主题,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活动,并结合我市实际拓展N项特色主题活动,打造“11+N”活动矩阵。截止目前,已开展活动次数37场次,受益人数千余人。

编辑:海孟琪

监审:闫 丽

终审:马晓音

投稿邮箱|yksf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