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孤独症儿童:星星不说话,但地球在倾听
更新时间:2025-04-02 16:30 浏览量:1
1799年,法国的森林中,有人发现这样一个孩子,不会说话,有智力缺陷,不习惯正常的群居生活,对别人不关心,行为更像野兽,身份不详。
最后,科学家认为,这个孩子可能是2岁左右,就被父母遗弃在森林了。法国医生伊塔德希望通过再教育,让这个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男孩。并给他起了名字“阿韦龙野孩”。
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阿韦龙野孩”的各种表现,就是现在的孤独症症状。
WHO数据显示,全球约1%儿童确诊谱系障碍,50%存在功能性语言缺失,但沉默≠无情感。
脑科学们通过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仍然很活跃,只是激活模式和健康的孩子不一样,这也导致他们表现得比较沉默,或者沟通比较困难。
我身边很少有这样的孩子,所以了解不多,一直也觉得,可能就是极少数。但有次跟朋友去福利院探访,我才发现,原来,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其实就在身边,只是我没有用心观察到。
朋友跟我说,如果你不细心观察,可能很难发现,就觉得只是内向吧?其实,有些表现轻微的,可以和正常孩子一起生活,但大多数,是由特殊老师引导的。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内心一阵疼,原来,孩子的世界,也不尽然都是快乐。
朋友说,别看这些孩子在语言表达上不是很占优势,但他们对音乐很敏感,喜欢唱歌、听音乐,也有“音乐疗法”可以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和改善心情。
我自己平时也很喜欢听音乐,总觉得,有音乐陪伴,不孤单。原来,这还是一种治疗方法。
查阅资料后,我才发现,音乐疗法其实很神奇,可以通过音乐的物理、心理和社会效应,改善机体的身体健康状况。
而且,音乐治疗师是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非常的专业。
那么,通过音乐的方式,能给这群特殊的孩子,带来什么帮助呢?我也做了简单的整理:
√ 促进感知能力发展(音乐可以提供听觉、触觉、运动觉、视觉等多重感觉刺激);
√ 促进注意力发展,帮助锻炼注意的分配能力;
√ 改善社交能力,帮助建立社交联系;
√ 促进语言发展(通过学习音调、节奏和发音),促进语言发展;
√ 缓解焦虑和抑郁,获得情感上的放松和安抚;
√ 培养创造力和兴趣(通过各种音乐活动)。
当然,还是要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才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那么,遇到这类孩子,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首先,拒绝标签化。
特殊儿童并不是天才,或者低能,大约40%都是智力正常的,只有少数有特殊的才能,比如“雨人记忆力”。
这类儿童的有些行为,可能会让人感觉疑惑。比如,重复摆弄物品、捂着耳朵尖叫等,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并不是故意为之。
Tips:在福利院我看到一个孩子捂着耳朵大喊大叫,朋友跟我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不用担心,老师们知道该怎么做。
其次,调整沟通方式。
跟特殊儿童接触时,语言尽量简单,少说形容词、具体化的内容。
比如“我可以坐在你旁边,跟你一起玩吗?”可以说“我可以跟你玩吗?”
用简单的语言,更容易达到沟通效果。
最后,尽可能降低周围声音环境。
包括噪声、电子设备以及说话的分贝,都尽可能降低一些。
特殊儿童对声音敏感,当你发现,他的情绪不太对劲,或者周围吵闹时,尽量帮助降低周围声音环境,减少刺激。
枕边育儿寄语:
这群“来自星星的孩子”,虽然不爱说话,但我们要学会倾听。就像那句简单的话“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他们的世界,也会有更多可能性。希望每个特殊儿童,都能得到更好地照顾,尽快融入正常生活,跟我们一起看美丽的世界!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