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中医解读儿童生长密码:春生万物长,小儿拔节忙

更新时间:2025-04-01 14:58  浏览量:1

都说春季是儿童长高的黄金期,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看看老祖宗的智慧“中医”是如何解释的。

开启正题之前,先来了解中医里取类比象、天人相应的理念: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无论什么季节,人都应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才能养成健康的体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罗武政副主任医师对以上理念的解读。

春天,生机蓬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医讲天人相应之“春生”,小儿在春天会出现相对快速地生长。现代研究也表明,春天生长激素分泌比其他季节要多一些,比其他季节要长得快一些。正如《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季,是推陈出新的季节,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因此,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小朋友,应该抓住这个黄金季节。

《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季养生指导原则:“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下面罗武政副主任医师来详细谈一谈中医如何助力孩子“黄金拔节期”,打开小儿春季生长密码。

1.肝主升发,应春而动:小儿“肝常有余”,为稚阴稚阳、纯阳之体,其生长发育迅速。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对应五脏,春季和肝脏都属于中医五行中的“木”,有“春气通于肝”的说法,肝负责调度全身气血,给骨骼肌肉“加营养”,还能让关节更灵活。肝主疏泄,喜欢舒畅、调达,春天的肝脏得到天时的帮助,功能更加活跃。简单来说,肝气顺了,借助天时,孩子自然长得就快了。

2.脾主运化,后天为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但小儿“脾常不足”,即中医常说的小儿本身具有脾虚的生理特点。脾属土,在中医的五行中,木克土,春季如果肝木过旺,则容易克制脾土的运化、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所以春天疏肝的时候宜健脾助运,别让挑食、积食拖长高的后腿,脾主肌肉,营养吸收好才能长得好。

3.肾主藏精,先天之本:小儿生理功能为“肾常不足”。肾贮藏先天之精,主骨生髓,是生长发育的原动力,就像身体的“蓄电池”,肾精充足了,肝气才能催动肾精源源不断地为孩子的生长供给充足的能量,小儿就可以快速长高了。

上面提到的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不足”,根据这些生理特点,罗武政副主任医师还为大家准备了“长高藏宝图”。

春季助长法宝》》》

1.吃对时令菜:芽菜三宝,春天各种植物发出嫩芽,表现出蓬勃生机。取类比象,宝宝多吃芽、苗类植物就会顺应肝的升发之象,激发体内长高的动力,如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等。

2.绿叶战队:中医理论绿色入肝经,所以多吃绿叶蔬菜也是助肝的好方法,如菠菜、荠菜、油麦菜等。

3.能量加油站:每天吃点炒黑芝麻、核桃,喝山药小米粥。黑芝麻和核桃可以补肾,山药小米可以健脾,这样就可以把脾、肾都兼顾了。

4.作息有讲究——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要睡够“生长激素套餐”。天黑睡觉,天明早起:晚上9:00前入睡,这样睡可以保证生长激素分泌足量,有充足的生长激素宝宝才能长高。

现在学生学业压力大,9:00入睡可能有挑战,中医讲的子午觉(夜间11:00-1:00),必须入睡,放松心情,保持情志舒畅,使肝气调达。

5.要玩够:每天户外玩1-2小时。摸高跳(够树叶)、跳绳(长个法宝)、放风筝(抬头拉伸脊柱)。平时多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让钙更好吸收,为骨骼添砖加瓦。

6.情绪要“疏肝”——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民间谚语“劝君不吃四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劝人不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培养小儿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意识。平时多鼓励、多表扬、多给予,少批评、少责罚,(因为肝气要舒展、调达,肝不喜欢压抑) ,书包上挂个茉莉花香囊(天然疏肝神器)。可以多听听《高山流水》音乐(肝喜欢悠扬的调子哦)。

7.中医外治小妙招:睡前揉肚子,家长睡前轻柔地给宝宝做顺时针揉腹36圈,可以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帮助排便。捏脊“拉拉背”,操作方法是从尾椎到脖子轻轻提捏(早上做效果更好)。脊柱是督脉循行的位置,督脉为“阳脉之海”。脊柱两边就是膀胱经,所以捏脊可以刺激多条经络,激发阳气,调理脾胃,起到促进长高的作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指导思想,通过中医调理、科学喂养、规律作息、适度锻炼等方法,在春季让孩子如春笋般节节拔高!

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 罗武政副主任医师

编排: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