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关注世界孤独症日 | 遇到这六种情况,孤独症儿童家长可以尝试这些策略!

更新时间:2025-04-01 14:01  浏览量:14

特殊儿童

家庭早期干预指南

孩子不会表达要上厕所,怎么办?

怎么教孩子洗手?

孩子不会扣扣子,怎么办?

......

为了进一步普及孤独症相关知识

帮助孤独症儿童家庭更好地

了解科学的引导方式和应对策略

小编特意从

《家庭早期干预指南系列丛书

——孤独症儿童》中

梳理了一大波核心干货知识

供大家收藏分享!

小米一岁半时诊断为孤独症,一直由奶奶带。小米今年5岁了,不会表达要上厕所,大小便有时还会拉在尿在裤子里。奶奶每天要洗好几条裤子。奶奶认为学习认知和语言很重要,生活上帮他处理好了,可以省下时间学习。所以每次小米大小便弄脏裤子,奶奶都帮助他换好裤子,以便抓紧时间去上课。很多家长和小米奶奶的想法一样,认为生活自理不重要,所以没有从小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奶奶每次都在事后帮助小米处理,所以小米并不知道有便意时应该如何表达。

策略1

建议家长先到医院排查孩子是否有病理性问题。

策略2

根据平时排便规律,定时提醒孩子上厕所,让孩子将便意和厕所建立联结。

策略3

用便盆作为过渡,让孩子有便意就主动找便盆。

步骤:起先可以将便盆放在客厅里;而后可以把厕所门打开,把便盆放到厕所门口;最后将厕所门关上,让孩子有便意时主动打开厕所门找便盆。

策略4

排便前要求孩子自己脱裤子。

将脱裤子与小便建立联结,孩子有便意时可能会用拽裤子来表示。

策略5

口语表达。

有语言能力的孩子,可要求其用语言表达,如“尿尿”“我要尿尿”等。

小妙招

口语表达是要培养孩子将便意和口语“尿尿”联结,然后往厕所跑。所以针对有语言能力的孩子,当孩子有便意时,家长每次都要说“尿尿”,帮助孩子建立联结。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的主动表达就引导出来了。

02

孩子只上家里的卫生间,拒绝在外面上厕所,怎么办?

运用任务分解的方法:

步骤1:从选择孩子喜欢的卫生间开始,比如孩子喜欢照镜子,卫生间里可以挂很多镜子。

步骤2:做“预告”:告诉孩子“明天来”,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步骤3:鼓励和坚持要求,比如一开始要求孩子进卫生间照镜子即可,及时强化。

步骤4:在外面,选择人少的时间去厕所,万一孩子出现突发情况比较容易处理。

去之前喝足够多的水,保证有尿意。

估计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带孩子进厕所,帮孩子顺利排便,及时强化。

步骤5:巩固后,帮孩子适应其他外面的厕所。

03

怎样教孩子洗手?

步骤1:通过任务分解,将洗手分为10个步骤,如下图。

步骤2:从孩子最容易入手的内容开始。

步骤3:训练顺序可以从后向前或从前向后。

步骤4:待所有步骤熟悉后,要求孩子独立完成整个洗手流程。

04

孩子不会扣扣子,怎么办?

策略1

使用任务分解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练习。

比如:先练习扣大衣上的大扣子,再过渡到小一点的扣子,再到衬衫上的小扣子,帮孩子循序渐进地练习。具体步骤如下。

1.把大衣放在桌子上,整理平整,两侧衣襟对齐。

2.家长把扣子的一半塞到扣眼里,让孩子扣上扣子;这一步熟练后,再把扣子塞到扣眼里一点点,让孩子扣上扣子;这一步熟练后,让孩子自己将扣子扣进扣眼中。

3.练习双手配合。一只手拿扣眼,另一只手将扣子穿到扣眼里,将衣服上的扣子依次扣好。可以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顺序,看孩子方便。

4.孩子独立尝试将大衣穿在身上,扣好扣子。

策略2

坚持练习,家长不要代替孩子。

策略3

锻炼孩子上肢的稳定性和手指的灵活性。

增强孩子的上肢力量,有助于提高手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练习剥豆子等,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

05

孩子拒绝换衣服,只穿一件固定的衣服,怎么办?

步骤1:选择质地、颜色相似的衣服,尝试给孩子更换。可能需要多次尝试。触觉敏感的孩子可改用别的相似的旧衣服。

步骤2:在衣服上贴上孩子喜欢的图案等,吸引孩子穿上。

让孩子参与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选择喜欢的图案、颜色等。

步骤3:全家人态度一致,要求一致,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步骤4:注意锻炼孩子接受事物的变化。

06

孩子一出门就到处乱跑,不知道跟着大人,怎么办?

策略1

通过互动游戏,让孩子练习关注家长。

游戏:

孩子按要求揭掉家长脸上的贴画、藏猫猫等。

策略2

训练跟随。

游戏:

家长走,孩子跟着走;家长停,孩子也停下来。

外出时,培养孩子走到前面等家长的习惯。

策略3

在安全区域内,满足孩子奔跑的愿望,避免过度限制。

策略4

通过社交故事,帮孩子理解不跟随家长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