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飙升40倍,这6种慢性疾病,正在盯上我们的孩子…
更新时间:2025-03-31 13:21 浏览量:2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就是国家开始操心大家的体重了。
央妈更是连发多篇文章催大家减肥。
大家纷纷表示:“别发了别发了,我减还不行吗”
真的要笑晕在网友们的评论区了。
不过玩笑归玩笑,国家喊大家来减肥,这背后其实是笔经济账。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的身体都大不如从前了。
很多人说,也许是大家年纪大了,身体跟不上来正常。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是孩子身体素质却下滑得非常严重。
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这个国家人民的身体素质是正比的。
中国有4亿人超重肥胖,是全球老得最快的国家,也是全球最胖的国家。
这个数据来自全球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
而且儿童肥胖情况也很严重!
根据卫健委最新报告: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也就是说10个娃里就有3个小胖墩。
所以这次国家才这么大力度让我们重视体重问题。
卫健委不仅启动“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全国超百家医院更是直接开设儿童肥胖门诊。
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真的拖不起了!
很多老人家的观念里,胖=养得好,但实际上肥胖对孩子来说是身心的全面摧毁。
⚠️ 肝脏告急:
2023年《中华儿科杂志》研究指出,超50%的肥胖儿童存在脂肪肝。
之前就有报道,一个6岁男孩长期吃垃圾食品,体重飙升的同时还发现患上了脂肪肝。
儿童脂肪肝可不是“胖点没事”,危害大着呢!
肝脏会被脂肪“堵”得功能受损,时间久了可能变成硬肝(肝硬化)甚至癌变,还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
⚠️ 血糖崩盘:
有一项研究追踪836名儿童发现,肥胖儿童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对照组。
深圳就有一位7岁的孩子,因为过度肥胖被紧急送进ICU抢救。
⚠️ 影响智力发育
颠覆认知的是,肥胖还会伤害大脑!
研究发现,肥胖的孩子前额叶大脑灰质体积和海马体体积减小。
我们都知道海马体掌管记忆力,海马体体积减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还有研究人员抽取了上海某小学的四、五年级的学生,结果发现肥胖儿童的智商、反应能力、学习成绩都低于正常儿童。
⚠️ 孩子抑郁高发
除了身体难以承受,孩子的心灵其实也饱受摧残。
成都教育局对30所中小学调查显示,肥胖学生遭受嘲笑的比例为58%。
肥胖是孩子遭遇校园霸凌的诱因之一。《柳叶刀·精神病学》2024年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尤其是女孩)的抑郁症状显著高于普通孩子。
更为可怕的是,小时候胖,长大后想瘦也没那么容易。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肥胖儿童,特别是肥胖青少年,很可能成为肥胖的成年人!
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成年后肥胖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5倍左右。
所以千万别信“小时候胖不算胖!”的话。
这些藏在肥肉底下的健康炸弹,一旦引爆就是连环雷——脂肪肝、糖尿病、性早熟、心理障碍...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你的孩子算肥胖吗?
卫健委最新判定标准来了
看到这你肯定会想,什么样的孩子算胖呢?我家孩子有小肚子算吗?
别急,今天我们把国家的标准翻出来了,咱们对照着自家孩子的情况算一算就能知道了。
1、看卫健委BMI对照表。
算出孩子BMI值,对照表格,就能知道孩子是否肥胖。
BIM即体重指数,计算方式为:BMI= 体重(kg)/身高2(m2)
比如说:10岁男孩身高1.4m,体重50kg → BMI=25.5(超过肥胖阈值21.9)。
那就是属于儿童肥胖了。
《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2022版)
2、看腰围身高比(WHtR)
腰围身高比,也是判断标准之一。
计算公式为:腰围/身高。
得出的数值越大,说明越肥胖,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也就越高。
👦6~15岁的男童,WHtR>0.48
👧6~9岁的女童,WHtR>0.48
👧10~15岁的女孩,WHtR>0.46
如果孩子的腰围身高比超过以上数值,就要格外当心了。
3、看体脂率
最后,孩子胖不胖,体脂率也很重要。
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儿童肥胖的评估需综合考虑代谢指标和体脂分布。
太专业的咱们不太懂,咱们平时可以简单判断一下体脂率:
判断标准为:男孩及12岁以下女孩体脂率<20%,12岁以上女孩<25%;超出则为肥胖。
国家健康食谱+减肥门诊!
让孩子更健康
那如果咱们根据上面自测方法,孩子已经属于儿童肥胖了,怎么办?该不该去看门诊。
如果自测发现孩子已经肥胖,建议大家可以预约当地的减肥门诊。
让医生看看,不仅放心,而且能更快更好的调整孩子的身体状态。
除了门诊外,日常咱们也可以多多研究卫健委的《食养指南(2024版)》。
特别是里头的六大原则,能避开很多坑。
01 小份多样
每顿饭别给孩子太多,少盛点但多换花样。
比如今天吃糙米饭+清蒸鱼+西兰花,明天换成玉米饼+鸡胸肉+菠菜,别顿顿大米饭配红烧肉。
划重点:每周至少吃够25种食材(平均每天12种)。
肥胖孩子的总饭量可以减少20%(比如原来能吃一碗饭,现在就吃大半碗)。
02 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不同体质的孩子,吃法也不同。
各地区的食谱,卫健委也贴心的整理出来了,还分了四季。
比如以下的中部食谱:
中部地区食谱示例
食谱太多,由于篇幅的原因,不能一一展示。
0 3 好好吃饭
定时吃饭
固定吃饭时间,到点就吃。比如早饭7点、午饭12点、晚饭6点。
吃饭顺序
先吃青菜垫底,再吃肉蛋,最后吃主食。
这样能让孩子多吃多种食物,避免孩子吃米饭吃饱了。
04 让孩子动起来
6岁以上的娃,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疯玩时间。
比如跳绳、踢球、追着跑都行。
如果孩子已经超重,可以从每天散步20分钟开始,慢慢加到能跑能跳。
周末也可以全家一起运动。
可以带孩子爬山、骑自行车,或者在家比赛做仰卧起坐,都能调动孩子运动的积极性。
05 定期检测
买个电子秤,每月固定一天早上空腹称下体重。
可以用小程序、APP纪录,会更直观。
如果发现孩子连续3个月体重涨得快,要赶紧调整饮食。当孩子BMI已经超过肥胖线(比如10岁男孩超过21.9),别自己瞎折腾,去医院找营养科。
06 多方支持:别让垃圾食品保卫孩子
家里尽量别囤垃圾零食,可以换成水果、坚果、无糖酸奶等。
这六大原则,总结起来就是三件事:
吃:少而杂、对体质、按规矩。
动:每天疯玩1小时。
管:全家配合+定期检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如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母爱好时光》热线:0451-82898800
编 辑:琬璘
审 核:崔英
终 审:凯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