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东城区启动儿童责任规划师活动 倾听“一米声音”打造儿童友好公共空间

更新时间:2025-03-31 11:55  浏览量:3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池梦蕊)3月29日,东城区灯市口大街及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民意征集暨“一米声音 —— 儿童责任规划师提案征集”评选活动在灯市口小学举办。来自沿线 4 所中小学的7组17名同学现场展示对大街公共空间改造的提案设计,这也标志着东城区正式启动全市首个儿童责任规划师全程参与的环境建设系列活动。

灯市口大街及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是东城区2025年重点环境建设项目,提升范围东起东四南大街,西至世纪大厦,全长约 1255米,改造面积约2.9万平方米。该区域功能复杂,不仅是生活和商业服务街区,还承担王府井与崇雍大街间重要交通功能。大街北侧集中5所学校幼儿园,在校师生6100余人。早晚高峰通学人流瞬时可达1万余人,是市级交通堵点,人车交织、交通安全及公共空间等问题突出。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东城分局、东城区城管委、东城区教委、东华门街道主办,多单位联合承办。与以往环境整治不同,此次改造更关注沿街儿童和青少年需求,动员沿线学校、单位参与共建共享。活动前期,通过“共绘我的通学路”征集到4所学校同学的150余条通学建议。2月开学后,“一米声音——儿童责任规划师提案征集”活动启动,鼓励周边中小学生以“儿童责任规划师” 身份,在家长和老师协助下完成设计提案。

活动现场,同学们围绕通学路上的问题,用多样方式表达看法、调研及建议。最终,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王佳萱同学的《平安上学路》、北京市一六六中学杨乐川同学的《灯市口通学路》以及北京景山学校朱珠等同学设计的《通学路上的困扰——灯市口大街上下学出行建议》获“最佳提案奖”。此外,还评选出“最佳表达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慧眼奖”等。

同学们的提案聚焦道路布局、交通信号、地面破损、公共空间营造等问题,希望改造优先保障通学通勤高效、设施和空间安全以及公共空间美化利用,提出更改红绿灯时长、增设港湾式临停区、设置家长等候区等多样想法。评审专家称赞孩子们观察细致、分析全面、想法新颖,充分体现儿童视角与城市规划需求结合的潜力。

东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孙扬表示,儿童视角独特,“一米声音” 丰富了“一街一策” 交通综合治理内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波介绍,让儿童行使参与城市规划权利,培养其关心城市发展的意识。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称,通学交通是核心,学生群体是治理重要力量,此次改造将以充分了解儿童需求为切入点。

下一步,东城区将针对孩子们提出的“一米”痛点制定改造方案,支持儿童责任规划师参与后续方案评审、施工改造、监督旁站、验收体验等环节,探索完善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特色机制,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