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 | 书评
更新时间:2025-03-28 12:04 浏览量:3
作者:楚音
在教育疯狂内卷的时代,长篇儿童小说《“笨小孩”上学记》用文学的笔触,为当代教育提供了可贵的镜鉴。它以独特的叙事姿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最美的教育图景。它让我们看到,教育完全可以从内卷中解放出来,让它回归本真,使每个孩子在教育的诗意光辉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笨小孩”上学记》以发生在某小学的真实人物为原型,通过一群被贴上“笨小孩”标签的农村学童在翔文老师的教导下发生的成长蜕变,展现了一场触及人们心灵深处的教育革新。
最美的教育首先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向善向美的教育。故事开篇便直击教育痛点:仁义村小学用田忌赛马的方式将两个四年级班划分快慢班,但就连快班的成绩在全镇也是倒数,慢班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当教育异化为筛选机器,慢班的孩子们皆被贴上了无形的“笨小孩”标签。这标签如同流水线上的次品印章,引来的是快班同学的嘲笑、家长的责骂、老师们的歧视,孩子们因此低到了尘埃里,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受到了沉重打击。翔文老师用爱与智慧扫去了“笨小孩”们心头的阴霾:他发动全班同学为每个孩子找优点、闪光点,激励他们争做内心强大的小孩,为他们带来了照拂心灵的光,让他们找回了自信与学习的动力。因被嘲笑和呵斥而心灵扭曲的慢班第一名陈梧桐、因为家庭破碎陷入抑郁的张明月、因为被霸凌而厌学的双胞胎兄弟……每一个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都在翔文老师关爱中慢慢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最美的教育应该是善于因材施教并帮助孩子不断突破成长困境的教育。翔文老师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性与成长困境,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并基于每个孩子的成长困境为其量身设计突破困境的成长路径。陈梧桐是个数学迷,但性格散漫,翔文老师鼓励他将来成为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并努力纠正他大闹自习课的行为;柳眉儿写作文有灵气,但性格霸道,翔文老师表扬柳眉儿的写作天赋,教导她将生活中的霸道变为学习上的霸气……教育者的使命应是手持火种,在混沌中寻觅每颗星辰的轨迹。
最美的教育还应该为学生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和场景。翔文老师把课堂搬到了雪地、河边、菜地,整个自然界成为没有天花板的课堂,学习成为师生们与自然共舞的诗意旅程。在雪地,他上作文课,让孩子们在赏雪、玩雪、踏雪的过程中仔细观察雪后世界,放飞与雪有关的想象的翅膀;在河边,他上手工课,教孩子们用一种特殊的河坡胶泥做各种可爱的泥塑,让草色青青、野花灿烂的河坡浸染孩子们的美丽心情;在菜地,他上实践课,让孩子们学习各种蔬菜的种植与管理方法,引导孩子们亲近大地。当挣脱教室四壁的囚禁,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撒欢,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最笨拙的孩子也能将认知的钝刀磨成灵性的银针,最阴郁的孩子也能将褶皱的愁绪舒展成开自心底的花一般的微笑。
小说的动人之处,在于它撕开了教育功利化的遮羞布,展现了教育真正的诗意:不是培养流水线上的标准件,而是让每个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最美的教育应该唤醒每个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而非将其困于分数的樊笼。
值得一提的是,最美的教育不是浪漫主义的田园牧歌,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叩问。翔文老师不压榨孩子的作息时间,不逼迫孩子疯狂学习,给孩子带来的是春风般的温暖,教出的却是名震四方的好班级,同时带领全体“笨小孩”实现了学习成绩的逆袭,这是因为翔文老师是深谙并遵从教育规律的。一句话,最美的教育不仅是美的,更是对教育真谛的生动呈现。
编辑:钱欢青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