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幼儿急救常识!碰到小孩磕伤、噎食、发热不要慌!看过的园长、幼师和家长都收藏了!

更新时间:2025-03-23 17:18  浏览量:6

在幼儿园工作,最怕的就是碰到小孩子有啥不舒服的情况;

因为小孩年龄小,抵抗力也比较弱,有时候生病的情况总是一个接一个;平时又活泼好动,户外活动总是容易有一些磕磕碰碰;

各种意外情况总是会让人措手不及,所以作为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常见的急救常识;当然学校也会定时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来加强老师们的急救意识。

今天,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就相关内容进行了一些整理,内容都是查阅资料整合的,如有不恰当欢迎指正。

一、磕伤擦伤:止血、消肿、防感染

错误做法:

❌ 立即揉搓肿包“散瘀” → 加重皮下出血!

❌ 用酒精/双氧水直接冲洗伤口 → 刺激幼儿皮肤!

正确急救步骤:

1. 轻微红肿(无破皮)

冷敷消肿: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冷藏矿泉水),敷在肿包处10分钟,间隔10分钟再敷,避免冻伤。

观察状态:若出现呕吐、嗜睡等异常,立即送医(警惕脑震荡)。

2.擦伤出血(表皮破损)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冲掉沙粒等异物。

消毒止血:用碘伏棉签由内向外涂抹,贴上透气创可贴;若出血较多,用干净纱布按压5-10分钟。

后续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每日换药,若红肿流脓需就医。

二、噎食窒息:海姆立克急救法(分年龄操作)

可能噎食的表现:

突然无法发声、面色发紫、用手抓喉咙······

1岁以上幼儿急救法:

1. 站在孩子背后,双臂环抱其腰部。

2. 一手握拳,拳眼对准肚脐上方两指处。

3. 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内上方冲击5次,直到异物排出。

1岁以下婴儿急救法:

1. 拍背法:

将婴儿脸朝下趴在手臂上,头低于胸,用掌根拍击肩胛骨中间5次。

2. 压胸法:

若未排出,翻转婴儿仰卧,两指快速按压胸部正中(乳头连线下方)5次。

3. 循环操作:重复拍背+压胸,直至异物吐出或失去意识(立即心肺复苏并呼叫120)。

三、突发发热:降温关键与送医信号

错误做法:

❌ 用酒精擦身降温 → 可能引发酒精中毒!

❌ 捂汗退烧 → 加重脱水风险!

家庭/园所应急处理:

1. 测量体温

优先用电子体温计测腋温(水银体温计易碎,有风险)。

低热(37.3-38℃):多喝水、减少衣物,物理降温。

中高热(≥38.5℃):按医嘱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2.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大腿根,避开前胸、脚心。

退热贴:贴于额头或后颈,每4小时更换一次。

3.警惕危险信号(立即就医)

持续高热不退(超过3天)。

出现抽搐、意识模糊、呼吸急促。

伴随皮疹、呕吐、剧烈头痛。

四、常见问题答疑整理

Q:孩子流鼻血,要仰头止血吗?

→ ❌ 错!

应低头前倾,捏住鼻翼10分钟,用冰袋敷鼻梁。

Q:烫伤后能涂牙膏吗?

→ ❌ 不能!

立即用流动冷水冲15分钟,覆盖干净纱布送医。

Q:园所需要常备哪些急救物品?

→ 建议清单:冰袋、碘伏棉签、无菌纱布、退热贴、儿童退烧药(不可擅自给幼儿吃,需家长授权)、急救手册。

最后的话:

很多人说幼儿园老师就是一个高危职业,因为孩子们都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所以老师的责任往往就很重,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不断的补充各种知识,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应对自如;

急救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每位幼师和家长的必修课。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 为中国学龄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致力于帮助托育园&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化提升,为托育园&幼儿园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