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退热剂使用全攻略
更新时间:2025-03-26 19:31 浏览量:4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孩子发烧是每个家长最揪心的时刻:体温计上的数字让人心慌,退烧药该不该吃?如何正确降温?退热剂用错了会不会有风险?为了帮助家长摆脱焦虑,医生掌握科学退热方法,小界特邀上海市儿童医院陆权主任医师,推出《儿科必备:退热剂使用有讲究》专题课程。一、儿童发热的真相:
这些关键数字家长必须知道1发热≠疾病,而是身体的“防御警报”儿童发热的定义:肛温≥38℃、腋温≥37.5℃(37.5℃~38℃为低热,38.1℃~38.9℃为中热,39℃~41℃为高热,≥41℃为超高热)。注意:体温高低≠病情严重程度!有些低热可能是严重感染,而高热也可能是普通感冒。2 发热的三大常见原因感染性发热(占90%以上):病毒(如流感、手足口)>细菌(如中耳炎、肺炎)。非感染性发热:疫苗接种反应、中暑、川崎病等。特殊人群警惕: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需立即就医!二、退热≠治病!
这些处理误区你踩过几个?
I 常见误区清单误区1:一发烧就吃退烧药(38.5℃以下且精神状态好可先观察)误区2:酒精擦浴降温(可能导致中毒或寒战)误区3:交替使用退热剂(增加肝肾负担)I 科学处理4步法
1. 观察优先:记录体温变化、精神状态、有无皮疹/呕吐等伴随症状2. 物理降温:室温控制在24-26℃,减少衣物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而非冰敷3. 药物干预:体温≥38.5℃或明显不适时使用退热剂4. 及时就医信号:3月龄以下婴儿发热持续高热>3天儿童唯一安全的退热剂:对乙酰氨基酚 vs 布洛芬
示例:10kg宝宝服用布洛芬混悬液(20mg/ml),单次剂量=10kg×5mg=50mg≈2.5ml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