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疗】首例儿童可降解房缺封堵术成功
更新时间:2025-03-26 07:37 浏览量:6
近日,我院心外科廖东山主任团队成功完成福州地区首例可降解房缺封堵术,纯超声引导无射线、封堵器植入可降解无残留,成功为一名3岁患儿带来“完整心健康”,这一突破性成果也标志着我院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迈向了新高度。
不容忽视的房间隔缺损
儿童健康的“心”危机
患儿于1年前体检时被发现心脏杂音,心脏彩超提示房间隔缺损,当时未进行特殊处理,仅嘱咐定期复查。8天前,患儿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虽无发热及气促,但家长仍十分担忧,遂前往我院就诊。经心脏彩超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中央型),大小约9.9mm大房缺,需干预处理。房间隔缺损(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无射线可降解植入
助力患儿无痕心生
由于患儿家长对于孩子体内异物植入较敏感,且考虑到孩子远期的成长发育,廖东山主任团队在详细评估患儿病情后,决定采用先进的可降解房缺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与传统金属封堵器不同,可降解封堵器在体内可逐渐降解,最终完全被人体吸收,避免了金属异物长期留存体内可能带来的风险,且降解周期与人体修复过程相匹配,封堵器降解后,房间隔组织能够自行再生,恢复心脏正常功能,不影响患儿心脏发育及未来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质量。
手术过程中,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纯经胸超声引导下精准操作,成功将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患儿体内,封堵了房间隔缺损部位,为患者心脏撑起了健康保护伞。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圆满成功。
术后超声
廖东山主任表示,可降解房缺封堵术的成功实施,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让他们拥有更健康的未来。
科普时间
纯超声引导可降解封堵术在儿童房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纯超声引导。超声影像具有实时、动态、无创等优点,能够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为手术提供了精准的定位和引导。同时,整个治疗过程“零射线”,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医生及患者免受辐射的伤害,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对辐射敏感的患者来说,无疑是更加安全、安心的选择;
可降解,植物无残留。生物可降解封堵器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不易磨损心脏正常组织,植入一年左右可安全降解,降低了金属封堵器永久留存体内带来远期并发症的风险;其自适应特性,可更好地顺应自适应儿童心脏的发育,诱导促进心脏组织再生,实现自体修复缺损,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作为全省首个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最前沿的治疗技术。此次首例可降解房缺封堵术的成功,再次彰显了我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
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为更多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让他们重获健康的心跳,开启美好的人生新篇章。
撰稿: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
责编:杨莞颖
编审: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