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关于儿童健康,你一定感兴趣的7个问题,浙大儿科主任这样分享

更新时间:2025-03-14 07:25  浏览量:18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总是希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尤其是在健康和营养方面。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知识,许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01

当被问及小朋友成长过程中若只能补充一种营养品该选什么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综合 ICU 主任叶盛医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维生素 D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祖先们常在户外进行狩猎、采摘等活动,皮肤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从而自然产生维生素 D。但如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室内,日照时间大幅减少。据相关研究表明,现代城市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不足 1 小时,这使得他们难以通过阳光合成足够的维生素 D。

维生素 D 对于儿童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叶盛医生说:“它能促进钙的吸收,维持钙磷代谢的平衡,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发育。缺乏维生素 D 可能导致儿童佝偻病、骨骼发育不良等问题。”

有数据显示,在一些阳光照射不足地区的儿童中,维生素 D 缺乏率高达 50% 以上,这些地区儿童的骨骼健康问题发生率也相对较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维生素 D₃成为了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种营养补充剂,甚至可以说是若只能选一种营养品时的最佳选择。

除了维生素 D₃,在特定时期,即纯母乳喂养的 4 个月到辅食添加充足的过程中,由于孩子可能存在缺铁风险,建议补充铁剂。一旦辅食中能够摄取足够的铁,比如红肉能够吃不少且满足身体需求时,就可以停止铁剂的常规补充 。

但家长们要注意,不要盲目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补钙、补锌、补镁,甚至补充 DHA 等行为,在没有医生指导确定孩子缺乏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

02

儿童健康的常见误区叶盛医生给出这几种建议:

1.抗生素的不恰当使用

抗生素的不恰当使用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老百姓常把抗生素叫做消炎药,这种认知本身就不太准确。很多家长在孩子一发烧、一感冒时,就自行给孩子服用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这是错误的做法。同时,不恰当地停止使用抗生素也属于不规范行为。

例如儿童常见的中耳炎、鼻窦炎,尤其是细菌性鼻窦炎,抗生素的使用有明确疗程要求,一般需要 10 天,但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第三天脓鼻涕没了,就认为抗生素是 “坏东西”,赶紧停药,这对孩子的病情治疗极为不利 。

据统计,我国儿童抗生素滥用率高达 70%,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导致孩子体内菌群失调,增加耐药性,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2.盲目忌口不可取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是忌口。祖辈们往往特别注重孩子生病时忌口,甚至不生病也会让孩子忌口。比如邻居会说 “咳嗽吃鸡,神仙难医”,导致孩子一咳嗽就不敢吃鸡,还有所谓的 “发物”,像羊肉、海鲜等都不让孩子吃。

但实际上,这些忌口行为大多没有科学依据。

无论是孩子生病还是健康状态下,只要保证营养均衡,并不需要如此严格地忌口 。

叶盛医生透露,曾经有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因为长期忌口,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生长发育迟缓。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各项营养指标都低于正常水平,而这一切都是过度忌口造成的。

3.体检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儿童体检方面,很多人存在困惑,认为小朋友只要健康无症状,就不需要去医院做体检。叶盛医生明确表示,儿童需要体检,且与成人有所差别。

6 岁以下尤其是 3 岁以下的孩子,体检主要是儿童保健筛查,其密度相对密集,比如正常孩子出生两周后,接着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8 个月,一直到 1 岁,会进行相对频繁的筛查。

这个阶段的体检项目主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听力、视力情况,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育,以及与社会的适应性,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等,同时也会进行一些重大疾病的筛查。

而 6 岁以上大儿童的体检,国内外指导性意见虽不完全一致,但整体上还是建议定期体检。

此时体检不一定需要抽很多管血,主要查看是否有脊柱侧弯、佝偻病、重大心脏疾病、重大脏器畸形等宏观问题,有时也会做一些检测,比如半岁到一岁左右查看是否贫血,对于低年龄儿童,总体上也推荐筛查一次血铅,但对于血铅筛查也存在一定反对意见。

4.身高、性早熟与近视问题

对于孩子的身高问题,家长们总是格外关注。如果孩子遗传身高在一米六左右,想要在遗传基础上多长 5 公分,首先要明确遗传是影响身高的最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要做到两件事不拖后腿。

一是疾病方面,虽然感染等疾病不可完全控制,但可以做好预防,按时接种疫苗,减少去人多扎堆的地方,从而降低患病几率。二是营养方面,要给孩子提供均衡、充足的营养。有些家长担心孩子消化不良,晚上吃了一碗肉就不让再吃,其实只要孩子自身有进食需求且不会造成肥胖,就应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其自在进食。因为肥胖对身高有负面影响,而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避免盲目忌口,才能确保孩子营养均衡。

运动对身高有一定好处,但并非直接决定身高的因素。

关于性早熟,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吃快餐、高热量油炸食品,以及含有反式脂肪、饱和脂肪的食物会引发性早熟。

叶盛医生表示,这些食物本身并非性早熟的直接原因,不是吃了油炸食品或打了激素的鸡就一定会性早熟。但如果孩子食用过量导致肥胖,肥胖则是性早熟的负面因素。所以,只要孩子保持均匀的体质、正常的身材和健康状态,食物种类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

性早熟本质上主要由基因决定,当然也有个别是由疾病引起,但疾病导致的性早熟是少数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

儿童近视问题也备受关注。目前明确有证据表明,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是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光线充足,明亮的光线对视力有好处。虽然长时间看书、上课等会导致视力疲劳,但并非近视的直接原因。

有研究指出,每天户外活动 2 小时以上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明显低于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的孩子。

5.过敏原检测与螨虫认知

对于孩子过敏后进行过敏原检测是否有意义,叶盛医生介绍,儿科常见的过敏检测有三种。

其中 IgG 4 检测对很多食物种类进行检测,但目前存在很大争议,他个人倾向于认为其意义非常小。因为食物过不过敏、耐不耐受主要看生活经验,比如孩子一吃虾身上就长满皮疹、脸肿得像猪头,或者出现大便带血等迟发型过敏表现,通过临床推断更为准确,而非依据检测结果。

第二种是 IgE 检测,该检测有一定价值,医生更关注吸入性过敏,如尘螨、柳絮、蒿草、花粉、动物毛线等,对于吸入性过敏原的检测意义较大,但相关食物过敏检测意义不是太大,仅供参考。还有一种是皮肤点刺试验,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但做检查前需要停用抗过敏药两三天,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

而且,一般不推荐将过敏原检测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只有孩子存在严重过敏问题时,才建议进行检测以追查过敏原 。

很多人一提到螨虫就认为是坏的,实际上螨虫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生物。如果孩子对螨虫过敏,那需要采取措施避免接触;但对于常规健康的孩子,过度消杀螨虫、刻意躲开病原体并非真正的健康之道。

真正的健康是在病原微生物等各种危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孩子依然能够保持健康。

就像有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尘螨过敏,在孩子还没有过敏性疾病时,就把家里所有毛绒玩具取消,卖掉地毯、窗帘、布艺沙发等,刻意回避、减少螨虫接触。其实,若孩子本身没有过敏性疾病,大可不必如此恐慌。

在儿童健康问题上,家长们需要走出诸多误区,科学育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希望通过科普,能让更多家长了解正确的育儿知识,让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本来源@薄世宁医生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