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5-02-25 00:56 浏览量:2
“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些,另一些人慢一些。儿童完成作业得到评分,从评分中看⻅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学生的良心是纯洁的,他不可能去抄袭别人的作业或者考试时搞夹带。他想树立起自已的尊严。”——读后感
文中提到所有学生都在前进,只是速度不同,这体现了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优秀的教育不是一刀切,而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按自己的步伐迈向知识的殿堂。当学生从作业评分中看到自己的努力,感受到学习带来的精神满足与发现的欢乐,这就意味着教育真正触及到了学生的内心。而我的课堂并没有做到分阶教学,这也导致部分后进生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也就是文中提到的学生的尊严。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孩子成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绝不能一味地指责个别孩子的慢,而忽略他的尊严,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甚至是自我否定。
当学生不再将教师视为严厉的监督者,评分不再是令人恐惧的棍棒,师生关系便从对立走向了和谐。学生能坦诚地向教师表达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多么珍贵的信任,它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让学生的内心毫无负担,良心得以保持纯洁,从而自发地远离抄袭、夹带等不良行为,转而追求通过自身努力树立起真正的尊严。所以,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对孩子的进步或者成长中所走的弯路,多几分包容和理解,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的体面,转而促进孩子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和期待。
有时候我们过于强调成绩,因而忽略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内心感受,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甚至丧失尊严感。我们应从中汲取经验,努力构建文中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生态,从而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