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财商教育梦碎,中产家庭还买账吗?
更新时间:2025-02-24 20:11 浏览量:1
近年来,少儿财商教育曾是教育培训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吸引了众多机构纷纷涉足。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2》及企查查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9年,财商教育相关企业注册量激增超6倍,从264家攀升至1865家,这一数据直观展现了少儿财商教育市场的繁荣景象。
在这一热潮中,不少机构将目光投向了经济条件优越、重视子女教育的中产家庭。这些家庭拥有可观的可支配收入,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从不吝啬,且深刻认识到多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财商教育自然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少儿财商教育机构推出了诸如“培养未来的金融精英,开启财富自由人生”等极具吸引力的宣传口号,旨在激发家长们的兴趣。
然而,好景不长,少儿财商教育市场迅速降温,如今已难以吸引中产家庭的青睐。一位长期负责招生的从业者感慨道:“现在的招生工作异常艰难,以往举办宣传活动,家长们咨询报名的热情高涨,而现在即便是主动联系,也往往只是敷衍回应,缺乏深入了解的兴趣。”
家长们对少儿财商教育的态度转变,源于其实际教学效果与宣传承诺的巨大落差。不少家长反映,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为孩子报名的财商课程,内容却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创新性。例如,有家长表示,线上课程只是教孩子认识钱币和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这些内容在家就能轻松教授。而线下课程则往往以游戏形式进行,如“超市购物”等,与幼儿园活动并无本质区别。
一位北京海淀的家长陈先生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曾为两个孩子购买过四种不同类型的财商课程,总花费超过3万元,但最终发现孩子最大的收获竟然是学会了用代币与家长讨价还价。这样的结果显然与家长们期望的“培养未来巴菲特”相去甚远。
少儿财商教育课程内容的空洞乏味,与其缺乏统一评价体系密切相关。由于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标准,机构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质量把控上往往力不从心。为了快速盈利,一些机构将重心放在营销噱头和包装上,忽视了对课程深度的挖掘。这导致财商课程在家长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高价支撑体系也随之崩塌。
随着家长们逐渐回归理性,少儿财商教育机构的招生情况急转直下。一位曾在财商机构任职的课程顾问回忆道:“2020年下半年开始,机构的招生人数逐月减少,到了2021年机构就倒闭了。”为了招到学生,一些机构不得不降低课程价格、推出线上课程等,但仍难以扭转颓势。
少儿财商教育市场的衰退,并未阻止一些机构寻找新的掘金点。他们将目光转向了“财商培训导师”的批量制造。目前,针对“少儿财商指导师”的线上培训课程学费在1500元至3000元不等,线下价格则是线上的两倍左右。这些课程承诺学员结业后颁发相关证书,但实际上证书的含金量和认可度却令人质疑。
一位曾参与培训的学员透露,证书被宣传成就业的“权威背书”,但实际上对就业并没有实质性帮助。这种从收割学生到收割家长的商业转变,让少儿财商教育成为了资本逐利的工具,失去了其原本的教育意义。家长们在这场博弈中不仅损失了金钱,更对财商教育的信任大打折扣。
尽管如此,家长们并未放弃对孩子的财商教育。随着多家银行推出相关的儿童金融产品,并将金融服务拓展到财商教育上,家长们看到了规范财商教育的希望。他们开始关注并参与银行主导的财商教育活动,试图找到更经济、更专业且值得信赖的财商教育途径。
少儿财商教育市场的兴衰变迁,反映了家长们对子女教育的深切关注和理性选择。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成熟,相信会有更多优质、专业的财商教育资源涌现,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