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手足皮疹+甲剥离,小心!这种疾病极易被误诊
更新时间:2025-02-24 19:57 浏览量:1
撰文丨文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指甲问题似乎总是被忽视,但有一种罕见却可能给指甲带来严重困扰的疾病——甲疥疮。它通常“青睐”免疫功能低下的结痂性疥疮成人,而健康的成人和儿童很少“中招”[1]。不过,最近却有一个特殊的病例,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种疾病对指甲的潜在影响[2]。健康婴儿的“意外”遭遇一名5个月大的健康婴儿,不幸成为了甲疥疮的“受害者”。他的双手和足部出现了长达3个月的皮疹,而四个月前,他的表亲被诊断出患有疥疮,这似乎为他的病情埋下了“伏笔”。
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在他的头皮和右耳发现了多处结痂糜烂和斑块(图1a),而指甲更是出现了甲沟炎、营养不良、甲下角化过度和甲剥离等一系列问题(图1b-d),仿佛指甲的“防线”被彻底击溃。
皮肤镜检查(图2a)更是揭示了隐藏在指甲下的“秘密”,第一趾蹼间隙有一条淡黄色的痕迹和棕色三角形结构,暗示着螨虫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在左手无名指的指甲上,淡黄色的曲线结构代表着一个洞穴和多个分散的黑点,这些黑点正是游离的成螨,它们在指甲下“肆意妄为”,给指甲带来了巨大的伤害[2]。图1.疥疮的临床观察(图源参考文献)
图2.皮肤镜检查(图源参考文献)
五大方面,解析甲疥疮的“真面目”甲疥疮是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当这些螨虫“入侵”指甲时,就会引发甲疥疮。它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病,会对指甲造成严重损害。
甲疥疮的常见症状[3]■指甲外观的改变
甲剥离:指甲与甲床分离,严重时整片指甲可能脱离,失去保护功能。
甲下角化过度:指甲下方的皮肤角质层异常增厚,使指甲变得粗糙、不平整。
指甲变色:指甲可能出现发黄、发白或其他异常颜色,这是螨虫活动和免疫反应的结果。
■指甲结构的损伤
指甲营养不良:指甲生长受干扰,变得脆弱易断,表面可能出现凹陷、裂纹。
纵向分裂:指甲沿纵向出现裂痕,从根部延伸到指尖,影响美观且易撕裂。
■伴随的炎症反应
甲沟炎:指甲边缘皮肤发炎、红肿、疼痛,有时有脓液渗出,是螨虫刺激和细菌感染的结果。
皮肤瘙痒:手指和脚趾皮肤瘙痒难忍,尤其在夜间,影响睡眠,是螨虫活动引发的过敏反应。
甲疥疮的发病原因[4]螨虫的“入侵” 疥螨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握手、共用毛巾、床上用品等。它们在皮肤下挖掘隧道,当侵入指甲时,引发甲疥疮。
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患上甲疥疮。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即使接触疥螨,也能通过免疫反应清除螨虫。
环境因素的“助力” 拥挤的环境和不注意个人卫生为疥螨传播提供了条件。在宿舍、监狱、养老院等地方,疥螨更容易通过接触传播。不经常清洗和更换衣物、床上用品,螨虫可能在这些物品上滋生繁殖。
甲疥疮的诊断方法[3,5]临床表现观察 医生通过观察指甲和周围皮肤的变化,如甲剥离、甲下角化过度、指甲变色、甲沟炎等,询问瘙痒、疼痛等不适感觉,以及接触史,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甲疥疮。
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可以放大皮肤和指甲表面,帮助医生看到指甲下的细微结构,如淡黄色痕迹、棕色三角形结构、淡黄色曲线结构和分散的黑点,这些都是螨虫活动的迹象。
实验室检查 虱疮刮擦试验是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刮取皮肤或指甲下的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疥螨或其卵,确诊甲疥疮。但样本采集和显微镜分辨率等因素可能影响结果,需结合其他诊断方法综合判断。
甲疥疮的治疗方法[3,4]■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苯甲酸苄酯是常用外用药物,能有效杀灭疥螨,缓解症状。患者需按医生指导使用,避免过度刺激。
口服药物:对于症状严重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开具伊维菌素等口服抗寄生虫药物,但需在医生监控下使用,以防副作用。
■局部护理
清洁护理:每天用温水和温和肥皂清洗患处,轻轻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保湿护理:清洗后涂抹无香料、无刺激性的保湿霜或乳液,保持皮肤水分,缓解干燥和瘙痒。
指甲修剪:定期修剪指甲,保持短小整洁,避免剪得太短损伤甲床。严重变形或损坏的指甲可使用矫正器。
■环境消毒:彻底清洗和更换患者的衣物、床上用品、毛巾等,用50℃以上热水洗涤,阳光暴晒,杀死螨虫和虫卵。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减少螨虫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