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运城宝藏!
更新时间:2025-02-24 23:49 浏览量:1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频频刷新纪录,成为全民话题。继此前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后,《哪吒2》目前以超过121亿元的累计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票房榜第9名。
震撼的画风,神秘莫测的神话世界,《哪吒》系列电影收割了全网粉丝,观众们都被它魔性的画风和热血的剧情彻底征服。
那么,有没有发现,看完《哪吒》后,总觉得画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原来,电影里出现的一些细节元素,竟然在运城的文物宝藏里也能窥见一二,发现了没?
【敖广的武器】
敖广一出场便吸粉无数,他的大刀也同样吸睛。
此刀名为“龙牙刀”,其设计融合了两种不同的武器元素。前半部分参考了商朝时期的青铜刀,后半部分则采用龙吞口,这种造型在关刀上最为常见。
“关刀”也叫“青龙偃月刀”,传说为关羽所用,《三国演义》里,关羽手握青龙偃月刀,在三国故事中频频亮相,成就了“武圣”的美名。
在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景区内,静静伫立着几把 300 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千百年来,延续着对关公“忠义仁勇”的文化传递,是中华民族尚武崇义的精神寄托。
【天元鼎】
被无量仙翁称作“阐教根基”的天元鼎,是玉虚宫里炼丹的重要法器,精彩地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鼎文化。它整体造型借鉴了商周时期青铜鼎的扁球形腹和柱足设计,纹饰则融入了常见的饕餮纹和云雷纹。
鼎,在中国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中国青铜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其中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具研究价值。
运城历史文化悠久,是夏商周文化的核心区域,有许多重要的遗址遗存,是古代青铜器的重要出土地之一。
发现于运城平陆的前庄圆鼎,高达73厘米,是这一时期第二大圆鼎。采用浑铸法,由三个腹范加一个底范铸造而成,圆鼎的鼎耳耳芯是由腹芯自带形成的。
此鼎造型古朴,装饰典型的兽面纹饰,可能是商王室祭河所用的重要礼器,堪称商代早期的青铜重器。
【玉虚宫屋顶】
在哪吒前往玉虚宫时,有一群仙鹤飞舞,其中两只仙鹤落在玉虚宫屋顶的鸱吻上。
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正脊的重要装饰,多塑造成龙形,有避邪、防火之意,是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
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屋顶两端,有两个巨大的孔雀蓝盘龙鸱吻,是元代琉璃鸱吻中的唯一形制。主体造型上的浮雕龙纹盘延曲折,鸱尾的尾部卷曲方向强化了向上、向外卷曲的姿态,延续了自金代起建筑上的鸱吻开始从鱼形向龙形演变的趋势。
新绛稷益庙正殿顶端的三彩琉璃双吻,造型迥异,在国内现存古建筑中十分罕见。
【太乙真人的“酒罐子”】
其实早在《哪吒1》中,就已经有大量文物出现了。哪吒刚出生时,太乙真人喝酒的容器原型,就是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
东庄彩陶盆,出土于运城仰韶文化早期的代表性遗址——芮城东庄遗址,早于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距今大约有6200年左右。
东庄类型彩陶盆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装饰图案上。盆体以泥质红陶为胎,口沿及外腹部饰以黑彩,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外腹上绘有两层黑色三角形几何纹,这些三角形图案排列有序,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随着视线的移动,这些三角形图案还会产生菱形格、“米”字格和回旋纹等变化效果,使整件器物充满了动感和韵律美。这种装饰手法不仅突破了传统对称图案的格式束缚,更体现了古代制陶者高超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东庄彩陶盆是运城博物馆“镇馆之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运城博物馆的静谧空间里,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穿越了六千年的风尘,以一抹不灭的彩韵,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怀。
【觚(gū)】
有没有发现,在《哪吒1》中,李靖夫妇为哪吒举办的三岁生辰宴会上,出现了饮酒器觚。
觚是一种古代常见的饮酒器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夏商时较为流行。通常长身侈口,细长颈、腹部较窄,口、底部为喇叭状。这种造型不仅美观,还便于手持和倾倒酒液。
运城博物馆珍藏的铜觚,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饮酒器。
这件铜觚高24厘米、口径13.2厘米、底径8.4厘米,口部、底部均呈喇叭状,细长身,线条流畅,圈足,底壁有镂空纹饰。其设计简约大方、方便持握、造型独特、制作精美,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如今,它让我们跨越两千多年历史,依然能看到西周时期人们饮酒时所用的“酒杯”是何模样。
来源|运城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