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流感真不能硬扛!儿童呼吸科专家:有种情况比白肺更急更可怕

更新时间:2025-02-05 15:03  浏览量:15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祝姚玲 王玥云 记者 隋雪

近日,女星大S因为患上流感引发肺炎不幸离世的消息让大家感到震惊、遗憾,也引发了医疗界的关注。

“这件事,让我们更加感到要尽自己所能让社会大众对流感增强了解。”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呼吸内科主任唐兰芳表示,无论是国外还是中国,其实每年都有不少因为感染流感而死亡的病例。

除了此次女明星事件引发大众关注的流感导致肺炎,对于儿童而言还有一种情况更加紧迫更加可怕:急性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导致气道堵牢,如果延误治疗,孩子可能就没命了。

从婴儿到初中生

近一年数十例患儿因为它进了ICU

唐兰芳主任表示:“光是近一年来,浙大儿院就收治了数十例因患流行性感冒引发急性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而收住ICU的患儿。尤其近期流感高发季节,就有好几名患儿因发热、咳嗽、声音嘶哑、呼吸不畅而被送进了ICU。在气管镜检查后,明确诊断为流感引发的急性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其中包括刚出生的小婴儿,甚至大龄段的初中生,都差点因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险些丧命。”

图源:浙大儿院

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流感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平常家长理解的支气管炎不同,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会令喉、气管和支气管出现坏死性炎症,可导致组织坏死和气道阻塞,引起窒息,危及患儿生命。

为什么感染流感后,孩子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呢?唐兰芳主任表示,感染流感病毒后的患儿,有可能会合并严重的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而容易导致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因此必须要及时清理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提供氧气支持,甚至上呼吸机,予以辅助通气,维持患儿生命;同时进行有效的抗感染处理。

幸好,经过及时的呼吸机辅助通气和支气管镜清理气道、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患儿们的生命都抢救回来了,最终实现好转,顺利出院。“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到孩子的这些异样情况,认为只是普通感冒的症状,没有将患儿及时送医,延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唐兰芳主任说。

图源:浙大儿院

唐兰芳同时透露,治疗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临床经验和治疗水平都很重要。如果诊疗团队对于此类疾病缺乏了解,就难以在短期内采取最积极的应对方法,治疗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患病后病死率高达50%。即便是能够识别出病情,如果诊疗水平偏低、综合实力不足,可以采取的手段也会受限,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虽然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起病急,病情重,近十几年来,送到浙大儿院的病例,无一例外都救了回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病例的诊疗过程很波折、很艰难,这得益于医院日益强大的综合实力、各科室之间的相互支持协作及呼吸内科一流的学科水平。”

唐兰芳主任透露,就在前几天,就有一个2岁的患儿,因发热咳嗽、声音嘶哑来呼吸内科就诊。当时接诊的医生发现,孩子存在气促、呼吸困难的情况,便立即将孩子收治进了PICU。通过气管插管呼吸支持后,孩子的情况逐渐稳定。医生发现,孩子的喉部及气管部位已被坏死物阻塞,在通过抗感染和支气管镜治疗后,患儿恢复顺利,成功出院。

黄金治疗期通常为发病后24-48小时

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警惕

当孩子得了流感后出现发热咳嗽、声音嘶哑、气促呼吸困难等情况时,一方面要考虑是喉炎,如气促症状缓解不快,同时要高度警惕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唐兰芳主任提醒,当孩子出现气急表现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将患儿送至医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呼吸急促标准是:

2月龄以下宝宝的呼吸频率>60次/分钟;

2~12月龄宝宝的呼吸频率>50次/分钟;

1~5岁孩子的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家长可以在家自己测量宝宝的呼吸频率,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呼吸急促的情况。一旦孩子超过正常的呼吸频率范围,家长一定要及时送医救治。

唐兰芳主任提醒,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并发症有气道阻塞、呼吸衰竭、气道狭窄或瘢痕形成、声带功能障碍、坏死性肺炎、脓毒血症,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等。因此,其黄金治疗期通常为发病后的24—48小时内,越早越好。

婴幼儿(尤其6个月至3岁)、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哮喘患者、营养不良者、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等,相比较其他普通孩子而言,感染流感后更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