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孤独症儿童的早期“信号”,你了解吗?

更新时间:2025-01-22 17:10  浏览量:22

据研究表明,孤独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孩的患病比例显著高于女孩 。

这一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孤独症的迹象,对于孩子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表现

一、社交互动异常

眼神交流缺失

孤独症儿童早期往往很少与他人对视。在亲子互动游戏中,正常孩子可能会一边玩一边兴奋地看着家长,分享自己的喜悦 ,而孤独症儿童可能全程专注于玩具,很少抬头与父母进行眼神接触。比如,在玩搭积木时,他们只顾自己摆弄积木,不管父母在旁边如何热情地引导,眼神都很难交汇。

对呼唤无反应

常常无视他人的呼唤,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即便父母大声呼喊,他们也可能毫无回应。像在公园中,其他孩子听到家长叫自己名字,会马上跑过去或者回应,而孤独症儿童可能就像没听到一样,继续自己的行为,即使家长走到身边,他们也可能只是短暂看一眼,又马上转移注意力。

回避社交活动

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不愿和同龄人一起玩耍,更倾向独自活动。在幼儿园的集体游戏时间,别的孩子都积极参与,玩得不亦乐乎,孤独症儿童却可能独自坐在角落,对大家的欢乐场景毫无兴趣,就算有小朋友主动邀请,他们也会选择拒绝。

二、语言发展滞后

相较于同龄人,孤独症儿童开口说话的时间明显延迟,有的甚至到两三岁还很少发声。邻居家的孩子在一岁左右就开始牙牙学语,叫 “爸爸”“妈妈” ,但有些孤独症儿童到了两岁半,还只会偶尔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很难说出完整的词汇。

表达异常

即便开始说话,表达也较为简单,还可能出现重复语言的情况,比如反复说同一句话。有个孤独症儿童学会说 “我要喝水” 后,不管是想喝水还是不想喝水,或者在其他不相关的场景下,都会一直重复这句话,难以用更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理解困难

对他人话语的理解能力不足,难以按照指令行动,像让他们拿东西,可能无法理解。当家长说 “把桌子上的苹果拿过来”,正常孩子能很快理解并去做,而孤独症儿童可能会一脸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或者随意拿一个其他物品过来。

三、行为举止刻板

重复性动作

经常出现拍手、摇晃身体等重复性无意义动作,且频率较高。在看电视时,有的孤独症儿童会不停地快速拍手,甚至手都拍红了还不停;或者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后不停地摇晃,持续很长时间。

对物品有特殊要求

对物品的摆放位置、玩耍方式等有固定要求,一旦改变就会情绪崩溃。比如,有个孩子每天睡觉前都要把自己的玩具小熊放在枕头旁边固定的位置,如果家人不小心放错了,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直到把小熊放回原位才肯罢休。

兴趣狭窄

只对特定事物感兴趣,比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玩具,对其他玩具则置之不理。有个孤独症儿童只钟情于圆形的物品,像球类、车轮等,家里给他买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但他只玩那些圆形的,其他玩具碰都不碰。

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建议家长,若发现孩子有这些早期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咨询专业医生,尽早干预,为这些孩子点亮希望之光,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