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情系苗乡 ——贵州省新生儿医疗质控中心主任刘玲博士帮扶松医见闻

更新时间:2025-01-20 12:46  浏览量:19

是怎样的一种情谊和缘分,让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首席专家、贵州省新生儿医疗质控中心主任刘玲博士5年来不辞辛劳,频繁往返奔波于贵阳和松桃,不分节假日24小时只要科室有急危重患儿收入院,随时远程指导松医新生儿团队对急危重患儿的救治?刘玲博士发自内心谈道:“是责任,是松医新生儿科团队殷切的期盼,也是松医领导对人才的渴求和母婴健康的重视,更是一种情系苗乡母婴安全的帮扶情怀!”

刘玲博士(第二排左四)与松医新生儿科团队

现在的松医新生儿科已经搬迁进现代化的新病房,编制床位46张,拥有各种先进的救治设备,如各种类型呼吸机、监护仪、高级多功能暖箱、多功能辐射抢救台、T组合复苏器、NO气体吸入治疗仪、亚低温治疗仪、脑功能监测仪、床旁超声、床旁X光机和院内危重早产儿转运系统等。经过刘玲博士团队5年的帮扶指导,松医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危重新生儿的救治设备,如呼吸机、NO治疗仪、亚低温治疗仪、脑功能监测、床旁拍片、床旁超声及开展各种危重症置管术等,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已经跃居省内先进水平,救治成功率达到99%以上,除极个别先天发育异常患儿需要转诊上级医院外,所有危重患儿在本院新生儿科就能够得到救治。

不仅如此,新生儿科对救治难度大且风险高的超低早产儿(胎龄低于30周,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的救治也成为常态。年出院危重新生儿2000多人次,这些进步使县内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也极大的促进了本院高危产科的发展。松医新生儿科也因此获得了“贵州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的殊荣。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自2019年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在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建立的“刘玲博士工作站”给松医新生儿科带来的改变,一个个温暖而充满力量的帮扶故事不胜枚举......

理论为基,点亮知识灯塔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看到,早产儿出生前后从产前沟通、复苏物品的准备、延迟脐带结扎、出生时的复苏、体温管理、呼吸支持和稳定、复苏后的监测及院内转运等救治过程需要产儿科等多学科的高效合作,才使得这个孩子得到了及时和规范的救治……”这天,为了进一步推进早产儿的规范化管理,刘玲博士又一次来到松医作了“从早产儿救治,谈产儿及多学科合作”的专题培训,参会的新生儿科、妇科、产科和麻醉科等医务人员到场认真倾听,会后都表示收获了新的理念和提高了对多学科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刘玲博士深知,临床实践需要理论作指导,才能解决复杂和疑难问题。而基层新生儿医护团队年轻,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还需实践积累。为了帮助大家尽快成长,每一次的培训,她都根据医护人员面临的问题,精心准备课件,倾囊相授,将复杂高深的新生儿救治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生动的案例引导松医的医护人员拓展诊疗思路。在讲解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一重症时,她摒弃传统的理论灌输,而是以真实的诊疗案例为蓝本,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见解,让学员们仿佛置身于救治现场,深刻领悟疾病的诊疗精髓,有效提升了团队对疑难病症的诊疗能力。同时也将国际先进的理念,如母乳喂养、家庭参与式护理、环境因素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早产儿营养管理、NO气体和亚低温治疗在危重患儿中的应用给大家讲授和推进在工作中的落实。

实践作刃,雕琢生命希望

查房时,她细致入微,耐心地向医护人员提问、讲解,从患儿的吃喝拉撒到生命体征等临床表现的评估、监护仪的观察,从护理要点到病情判断,帮助每个医护人员点点滴滴关注孩子细微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余女士的宝宝为试管婴儿,在胎龄只有26周的时候早产了,体重只有800克,诊断为急性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等,其中,出生后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病情很难稳定。为了挽救宝宝的生命,医护人员立即采取了多项紧急治疗措施。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刘玲博士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精准施策,提出一个个具体治疗意见,如呼吸机参数的调整、个体化的母乳喂养及营养支持、感染防控建议等,为脆弱的新生命保驾护航,使其转危为安,最后顺利痊愈出院。

一次次疑难病例讨论,超早产儿营养管理、难治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脑损伤的预防、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危急重症……她带领团队深入剖析,从病史到影像,从诊断到治疗,为患儿量身定制最优方案,让优质医疗服务在松桃落地生根。

精育人才,助力学科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松医新生儿科团队快速成长,刘玲博士一直为此在努力。

在刘玲博士的支持下,松医10名医护骨干包括科主任和护士长先后前往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进修学习,这些医护人员学习归来,不仅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技术得以提高,关键是对危重新生儿的管理理念、核心制度的落实和精细化护理等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助推了学科的进步。

刘玲博士通过理论培训和每一个急危重病例手把手的具体指导,使松医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熟练地掌握了呼吸机应用技术及其他高精尖技术的开展。在她的倾心帮扶下,松医新生儿科茁壮成长,为苗乡新生儿健康筑起坚实堡垒。每年收治的患儿数和危重患儿比例逐年增长,目前在院患儿中约40%为危重新生儿,诸多危重疑难病例得到及时救治。

2025年伊始,刘玲博士又指导新生儿科主任和护士长安排医护人员开展读书报告会活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水平,推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与院领导和科室谌超主任谋划新生儿科的发展规划时,刘玲博士谈到,作为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新生儿质量控制中心,要进一步降低全县新生儿死亡率,更好保障母婴安全,除了关注住院期间危重患儿的救治,下一步还需要再强化产儿合作、县域内相关单位的合作,积极开展县域内危重新生儿转运,使危重患儿救治不出县,开展危重患儿出院后的随访和营养指导等系列管理以及带动小儿外科发展,促进孩子获得良好的远期发育。

五年来,刘玲博士共开展教学查房80余次,专题培训2500人次,参与疑难病例讨论30次,指导危重新生儿救治150人次。用她的专业、责任与爱心,在苗乡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为危重新生儿点亮了希望之光。

“一腔热血付苗乡,仁心帮扶路犹长。”刘玲博士的身影依旧穿梭于贵阳与松桃之间,她的帮扶行动从未停歇,未来还将有更多新生命在她的帮助下,迎接属于他们的美好人生。

通讯员 龙琴爱

一审 郭进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