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打造“特色”,绍兴助推基层体育场地提档升级
更新时间:2025-01-17 08:35 浏览量:25
冬季天气寒冷,但在绍兴柯桥区王坛镇舜江源百姓健身房锻炼的居民络绎不绝。这个位于山区的健身房宽敞明亮,跑步机、动感单车、椭圆机等时下流行的健身器械一应俱全,羽毛球区、乒乓球区、健身器材区、儿童体能中心等8大场所覆盖全年龄段,是一个老少皆宜的休闲运动场所。
“家门口就有这么齐全的健身房,运动健身两不误。”舜江源社区居民徐女士说。该社区党总支书记董丽娜介绍,健身房由闲置厂房改造而成,面积约一千平方米,自去年6月正式开放以来,凭借着丰富的运动器材和多样化运动课程,迅速成为集镇居民的休闲运动好去处。场馆还将智能科技融入健身器材,比如VR骑行区添置了多条骑行线路,在健身房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王坛红色研学游线路,很受年轻人欢迎。此外,社区还与健身、舞蹈、瑜伽等社会机构合作,开设免费公益课程。
近年来,绍兴大力推进基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在有效解决广大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的基础上,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着力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仅2024年,全市就新建了140个基层体育运动场地。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
在福全街道新迪埠村全民健身广场,有村民在健身步道上健走,有在健身器材上拉伸肌肉。这个免费的全开放式体育广场俨然是周边村民茶余饭后的首选。“早晚都会来这里走走,人多、热闹。”新迪埠村村民金杨科说。 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到新迪埠村全民健身广场运动休闲的群众达百余人次,场地也被列入2024年省级基层体育场地建设清单。新迪埠村村干部劳丽囡告诉记者,自从健身广场建成后,村里的文体队伍有了活动的场所,今年村里还承办了福全街道的“村BA”,得到大家广泛好评。
青少年的运动锻炼场地建设是绍兴基层体育设施提档升级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在嵊州市剡溪小学,施工人员在升级后的操场上做最后扫尾工作。这个面积约1.3万平米的操场,升级改造后将拥有笼式足球场、室外篮球场、田径场、人造草皮足球场等各类运动场地,同时,还将打造成拥有奥运会同款跑道的综合性多功能运动场,以全方位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
嵊州市剡溪小学副校长俞春烨说:“这个跑道的颜色主要参考了法国巴黎奥运会的主场色,再结合我们剡溪小学的剡溪蓝。材料则是食品级弹性的塑胶材料,能大大减少孩子们运动的损伤。”
同时,绍兴一些体育运动场地项目建设也在提速。诸暨篮球中心是诸暨重点打造的标杆性项目,占地面积8.6公顷,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按照近18000座观众席位标准设计,是目前浙江省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顶级篮球中心。“目前已完成了总体工程量的90%,预计在今年6月底实现竣工交付。”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村里的体育运动场地也变得越来越高级。越城区鉴湖街道王家葑村的地掷球馆经过提升改造,新建了4块国际标准的塑质地掷球场地,并建造了可开合大棚和标准看台,运动员可不受天气影响全天候进行训练和比赛。目前,该地掷球馆已多次承办省级、市级相关比赛,“小村办大赛”成为生动现实。
绍兴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绍兴要建107个基层体育运动场地。包括新建1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19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6个城市百姓健身房、12个足球场(含笼式足球场)等,持续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质升级,逐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难题。
体坛报记者:陈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