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尼亚孤儿到短视频成瘾者:科学研究揭露大脑的变化
更新时间:2025-01-17 04:26 浏览量:20
笑来老师在《专注的真相》第五课“多巴胺系统被劫持的恶果”中,讲解了罗马尼亚孤儿被抛弃在孤儿院,几乎无人照料,大脑体积普遍小于正常儿童,请看下图。
2020年1月,一项由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发现,这些孤儿的大脑平均比正常儿童小8.6%,并且随着被忽视时间的延长,大脑体积进一步缩小。(来源于“秘塔AI搜索”)
请注意观察右边的两个大脑图,这是同一个人的大脑图。“正常人的大脑”是“三年前”的大脑横切面扫描图;“短视频成瘾者的大脑”是三年来每天刷短视频超过六个小时之后的扫描图。
再请你观察,“短视频成瘾者的大脑”与“三岁罗马尼亚孤儿的大脑”极为相似。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孩子还在刷短视频吗?一个人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刷短视频,外表看起来,这个人没有任何变化,没有缺胳膊少腿的,甚至吃嘛嘛香,睡眠也相当OK,但是,三年后,你就不是你了。至少,你的身体最重要的部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许可以称之为“病变”,且你的“意识”彻底与三年前不同了。你还是你吗?
上面的“大脑横切面扫描图”,还给了笔者一个启发。你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和观念几乎不可能,理由很简单,当一个人的“个性”或者说“性格”已经形成,即一个人的“依赖模型”已然形成,他的大脑结构发生了改变。
用汽车来打个不恰当的类比,大脑相当于汽车的动力源。在你的早年时期,你的“动力源”是1.5排量的,然后,别人说要给你换一个1.5带T的,你说要耗费多大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你的“发动机”要换成“新能源”,且你的车身(身体)不能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呵呵,写到这里笔者不自觉地笑了起来,他是老师,他的做法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动力源”,他不失败,天理不容。当然有成功的,比如老干、老魏。偏题了,回到正题,从上面的类比中,你应该可以明白,即使你自己愿意改变,那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你的大脑结构必需发生改变,才算真正意义的改变,不是你说改变,就可以改变的,因此,改变需要漫长的时间。
笔者小时候,那些学木匠、篾匠之类的艺人,需经过三年的严格训练,大脑关于那方面技巧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才能成为师傅。“三年”刚好与“短视频成瘾的大脑”所经历的时间一样。
假如你不愿意改变,是别人要求或者逼迫你改变,你觉得可能吗?虽然他人可以强行给你安装新的“动力源”(说教、压制),然而你不接受,你的“动力源”的结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即使发生了改变,你的车身不匹配,你就是一辆跑不动的车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上有障碍”。
这个类比不是很恰切,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当别人强行给你安装新的“动力源”,虽然你不愿意,也没有安装成功,不过“强行”终究在你的“动力源”上打下了烙印,即改变你的大脑结构,当“烙印”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那也是我们所说“精神上有障碍”。
故,“精神上有障碍”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脑子有病”,实际上不是脑子有病,而是大脑具有可塑性,造成了大脑的结构性改变。笔者认为,结构性改变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我们所说的“正常”,可以“正常生活”,另一个方向是我们所说的“神经bing”,无法“正常生活”。
总而言之,你要保护你的大脑,让它浸泡在爱的、有营养的环境中,比如经典书籍阅读,和有趣的人物交往,随着时间的累积,你的大脑结构会发现变化,变成一个主动的且有趣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