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癌细胞的生酮饮食,真的靠谱吗?
更新时间:2025-01-16 23:58 浏览量:31
近年来,“生酮饮食”在社交平台上风靡一时。然而,这种饮食方式真的有如此多的神奇功效吗?我们将深入探讨生酮饮食的真相,以帮助大家理性看待这一饮食潮流。
什么是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极低碳水的饮食模式,最早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在正常饮食中,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肝脏和肌肉还会以糖原形式储存葡萄糖,以备不时之需。而在生酮饮食模式下,由于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机体每日90%的能量供应来自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仅提供10%的能量,人体被迫利用脂肪及脂肪代谢产生的酮体作为主要能源物质。
生酮饮食就是不吃主食吗?
生酮饮食在临床中属于一种辅助治疗手段,需要专业医生指导操作,严格定量定额,并不等于“不吃主食”,也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生酮饮食的脂肪供能比很高,正常人不建议采用超过30%脂肪供能比的饮食方式。生酮饮食作为临床辅助治疗手段,不等于多吃肥肉、多吃油,而是需要摄入多源脂肪,多种脂肪酸搭配才能制定一个高脂饮食模式。所谓生酮饮食就是多吃肉少吃碳水,是一种误读。
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吗?
对于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的说法,目前尚无临床研究证明其能够抗肿瘤。20世纪2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肿瘤细胞的代谢很特殊,不同于正常细胞摄取葡萄糖后的有氧氧化和无氧糖酵解。肿瘤细胞大量摄取葡萄糖后,不主要进行有氧氧化,而是主要进行糖酵解,被称之为“瓦博格效应”,又叫“有氧糖酵解”。于是,有科学家试图阻断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供应,从而“饿死”肿瘤。
然而,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代谢的个体化差异非常大,并非所有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都以“瓦博格效应”为核心。曾有人认为肿瘤细胞无法利用酮体,阻断了葡萄糖供应可以选择性饥饿肿瘤细胞。但此后研究发现,大部分肿瘤细胞可以利用酮体。因此,如果想要通过生酮治疗达到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的作用,需要满足两个重要条件: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是“瓦博格效应”为核心的代谢特点;肿瘤细胞不能利用酮体,即酮体代谢酶缺陷。然而,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人群,在肿瘤患者中比例较低。
盲目使用生酮饮食的风险
专家表示,癌症的治疗极其复杂,不要盲目追求未经验证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的抗癌手段需要专业医生指导。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均衡膳食,满足人体对能量、蛋白质及微量营养素的摄取和需求十分重要。如果盲目使用生酮饮食来治疗肿瘤患者,不但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还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如营养不良、体重降低,甚至产生肾脏负担、酮酸中毒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存,风险极大。
生酮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饮食模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确实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然而,对于其减肥和抗癌的功效,目前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在考虑采用生酮饮食时,应谨慎行事,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跟风,以免对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