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农工党上海市委建议:加强心理评估规范化管理

更新时间:2025-01-16 22:04  浏览量:16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心理健康和个人特质的关键时期。上海两会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了热议话题。农工党上海市委今年递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建议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估规范化管理。

农工党上海市委认为,应当建立完整的送医入校筛查机制。教育局可联合卫生健康委统一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将其作为学生体检一部分;开展送医入校,类似学校牙科、眼科例行检查;作为综合素质课其中一环,共同推进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此外,应充实专业心理教师队伍,设置完整的心理健康筛查机制,每年进行定期筛查。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估常规流程涉及知情同意、施测、心理健康档案归档三部分。

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保精准施测。学生心理状态随着年龄不断发展,因此对心理筛查后续环节之一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也应根据年龄、学段作区分。遵循伦理守则,建立异常风险低、中、高三级预警台账并归档:对于中高风险的学生,可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心理健康老师和分管校领导等组成干预小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采取必要的看护和援助措施,以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问题;对有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联系家长并联合区域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进行主动干预。

农工党上海市委还认为,应当杜绝污名化并做好后续保障。担心被休学是很多儿童青少年主动隐藏自己的病情、拒绝检测和就医的原因,污名化也成为一种潜在的阻碍。如何给有心理异常的儿童青少年提供一个更为包容和接纳的环境,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心理疾病康复后,应鼓励患病儿童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社会和家庭应认识到,患心理疾病的学生并非只有返回休学前的学校,才算成功复学。若有关部门能够打通自学、函授等通道,通过学分置换等方式,认可青少年在创新教育学校、在家学习接受的教育,使因心理疾病休学的学生,不被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或亦可降低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对心理检测的排斥。

此外,还应当重视知情权、隐私权,促进构建家校医联动机制。建议在心理评估之前,与其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并知情同意。各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筛查信息要高度保密,以免影响学生在学校的适应性。促进家校医协作,教育局与卫生健康委共同推进,通过医教协作,畅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让医院专业人员定期到学校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让心理健康教师及相关教职工了解心理疾病的常见表现,提高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