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儿童电影《小棉鞋》勾勒出时代画卷 首映成功获高评价
更新时间:2024-11-29 22:36 浏览量:2
首映现场。(来源:《小棉鞋》总策划、编剧赵景璐)
近日,由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监事赵景璐总策划并联合编剧的年代儿童电影《小棉鞋》在取得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证后,在山东省境内举行的首映式取得圆满成功。信网采访到了《小棉鞋》的总策划及联合编剧赵景璐,让我们深入了解这部电影首映成功的背后故事。
小棉鞋勾勒出时代画卷
据悉,《小棉鞋》影片讲述的是五零后、六零后小时候的故事。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方某公社驻地为背景,以儿童的视角、以小见大的创意、三双小棉鞋为主线,向观众呈现出五十多年前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建设新中国的时代画面。
“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但我平日听我母亲讲述,一直对那个年代的故事充满兴趣,特别是那些关于奉献和梦想的故事。”为了还原那个时代的场景和氛围,赵景璐和其母亲王炜,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深入挖掘那个时代的背景和故事,经过构思、立意、创作、修改、打磨剧本,创作出了《小棉鞋》剧本,该剧本也获得首届“电影中国”全国儿童电影剧本征集的二等奖项。此次获奖,也让赵景璐及其母亲有了将电影搬上银幕的信心,但过程却无比艰辛。
拍摄现场。(来源:《小棉鞋》总策划、编剧赵景璐)
王炜称, “这部电影的创作期间她不仅需要照顾母亲、带好孙子,拍摄制作期间又遇到众亲友的反对、资金短缺、经验不足、市场变冷等种种困难。不过好在我们咬牙坚持过来了。”历时两年母子二人终于把这部电影搬上了银幕。王炜女士更是在接受采访时戏谑道,拍摄这部电影她用了自己的“洪荒之力”。
据了解,电影《小棉鞋》不仅是一部讲述儿童成长的故事,更是一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艺术作品。它通过一双双小棉鞋,贯穿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观,深刻勾勒出人们为了新中国建设而艰辛奋斗的场景。
《小棉鞋》海报。(来源:《小棉鞋》总策划、编剧赵景璐)
首映《小棉鞋》获得认可
“小棉鞋作为这部电影的主线,作为那个时代特有的物品,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和情感。”赵景璐称,在曾经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人在冬天脚常常被冻得生疼。“有一年母亲的小学同学,看见我母亲冷,就把条绒棉鞋给母亲换着穿,让我母亲很温暖,一直铭记于心。”而这也成为了赵景璐与其母亲王炜创作《小棉鞋》电影的起因。
棉鞋承载着赵景璐母亲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和情感,通过一双双小棉鞋,贯穿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观。王炜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能够重温那个时代的纯真与美好,同时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据悉,这部电影从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党群一家亲的干群关系,家庭和妇女儿童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尤其是影片中的亲情、友情和邻里情,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观影体验。参加首映式的观众,不论是中老年群体还是少年儿童,都是流着泪看完了这部电影。
他们有的说,这部电影的故事和场景我们太熟悉了,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的,父母都是一心为集体,根本不顾家顾不上管孩子,即便是交公粮也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有的学生说,看了电影才知道,原来我们国家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么幸福,而是前辈们一代代地奋斗出来的,我们不仅应该向前辈致敬,还应该好好热爱我们的国家,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有的家长说,我和孩子一边看一边流泪,我们不歌颂苦难,但是孩子们应该知道这些,做父母的也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然成长。
《小棉鞋》总策划、编剧赵景璐在朗诵会上动情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来源:顾青青)
《小棉鞋》将走进省内学校社区乡村公益放映
“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小棉鞋》在首映式上取得如此好的反响。这不仅是对我们团队辛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那个时代故事的认可和共鸣。很多观众在观影后表示,这部电影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和那段纯真的岁月。这让我深感欣慰和自豪。”赵景璐表示。
王炜女士表示,自己亲眼看着新中国的发展进步,今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将其中的故事搬上银幕,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据悉,《小棉鞋》在完成首映后将走进山东省内的学校、社区、乡村等进行公益放映,继而走向全国。在为广大观影群体提供影视文学作品的同时,通过电影的形式为爱国主义教育和乡村振兴事业努力贡献一份力量。文/顾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