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儿童心理与学能提升,第七届医教结合发展论坛圆满落幕!
更新时间:2024-11-22 10:06 浏览量:2
2024年11月20日,第七届医教结合发展论坛暨“心理健康与学习内驱力”专题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下帷幕。论坛活动为期一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来自国内儿童心理、教育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行业内多领域从业人员热烈参与。通过主题演讲、学术交流、案例剖析、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为广大同仁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研讨会现场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执行院长拉开了本次论坛的序幕。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发起人、理事长吴伟;浙江省残联原党组副书记、副理事长陈玉国先生;中国智协唐氏综合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儿童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苏振主任苏振主任等相继发表了致辞,表达了论坛主题的重要性,肯定了探索“心理健康与学习内驱力”的社会意义。
▲朱晓华院长致开幕辞
▲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发起人、理事长吴伟
▲浙江省残联原党组副书记、副理事长陈玉国
苏振主任在致辞中强调,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变化,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和支持日益增强。苏主任指出,通过医教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及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加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同时苏主任呼吁社会各界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理解、支持与关爱,共同构建一个包容性更强的社会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苏振主任致辞
论坛召开期间,各领域专家畅所欲言,碰撞着知识和思维的火花。其中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原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亚松教授从多年咨询经验出发,分享儿童心理障碍在医教结合的道路上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切实推动了医学界与教育界的合作和发展。
▲杜亚松教授精彩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康复学系硕士生导师金野教授在《艺术游戏助力儿童情绪健康提升儿童学习能力》中,详细探讨了艺术游戏在促进儿童情绪健康和学习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艺术游戏的实施方法及其带来的积极效果。金教授强调,艺术游戏不仅能帮助儿童有效管理情绪,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野教授精彩演讲会上,几位来自杭州复旦儿童医院一线的资深专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和成果展示。其中,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汤尧娟在《团体整合治疗在青少年厌学情绪中的应用》中,分享了团体整合治疗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成果。
▲汤尧娟老师成果展示
资深心理治疗师张金华则以《学习内驱力的解析与构建》为题,深入剖析了学习内驱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提出了有效的构建策略。资深心理咨询师汤丽霞通过《青少年心理问题(家庭咨询)临床咨询中的探讨》,为与会者提供了家庭咨询方面的宝贵经验。
▲汤丽霞老师案例分享
PEERS社交高级培训师朱玫在《应用社交技能训练促进儿童青少年学习动力提升》中分享了社交技能训练在提升儿童学习动力方面的研究成果。体适能首席训练师诸逸笙在《运动改造大脑——探究综合动态训练对儿童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的演讲中,揭示了运动对儿童学习能力的积极影响。
▲诸逸笙老师精彩分享
本次论坛分享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群体的全方位视角,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不仅为参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更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学能提升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关于儿童心理障碍的医教结合实践、医校家模式的探索,还是艺术游戏、运动训练等创新方法的应用,都充分展现了多学科协作在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巨大潜力,无疑将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论坛通过杭州儿童医院视频号、医佰康视频号、儿康助手平台等多个渠道进行了线上直播,活动期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特教工作者、高校教研人员、儿童家长以及关心特需儿童成长的爱心人士观看,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社会影响。据统计,论坛共吸引近10万人次在线观看,全网累计点击关注超过100万次。每周播报、新蓝网等新闻网站纷纷进行了相关报道,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也将安排论坛的重播。以上传播渠道的广泛覆盖,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能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论坛的影响力,为推动相关领域的知识普及和实践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会合影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儿童心理与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最新研究成果的共享与应用,更为推动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习内驱力的提升开辟了新路径。通过集思广益,论坛凝聚了多方智慧,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议与措施。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也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医佰康将继续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为特需儿童提供更加高效、人性化的康复服务。通过AI技术与康复课程的深度融合,医佰康将为康复师和机构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为更多特需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康复支持。我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可以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包容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