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彩笔绘梦・童心漫想” 渔洋镇三叉河村儿童之家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5 09:07:01 浏览量:1
潜心爱童
八月的渔洋镇三叉河村,夏日阳光如碎金般穿过树叶的缝隙,在儿童之家的院子里织就一片晃动的光斑。活动桌上,画笔与画纸列队成行,调色盘里尚未干透的颜料还留着上一次创作的痕迹,崭新的彩笔则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仿佛一群蓄势待发的小精灵,静静等候孩子们用指尖唤醒斑斓的想象。这场名为“彩笔绘梦・童心漫想”的主题活动,是由潜江市民政局、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共同支持,益加社工携手三叉河村儿童之家联合开展的暖心行动。作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的重要实践,它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释放内心世界的艺术桥梁,更为三叉河村探索更具温度的儿童服务模式提供了珍贵的实践样本。
初探表情・打开心门说感受
活动室里飘着彩铅淡淡的木质香气,十几张小椅子围成一圈。当社工从牛皮纸袋中掏出无色彩的“小脸”模板时,孩子们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社工蹲身与孩子们平视,指尖轻拂模板空白处,以生动比喻引导他们理解情绪的表达——如同小树苗不知生长方向,内心的感受也会陷入迷茫。角落里的男孩虽抱着膝盖,却已悄然将注意力投向讲解者。
社工通过夸张的表情示范,生动展现了开心时弯弯的眉眼、上扬的嘴角,难过时下垂的嘴角、含泪的眼眸,以及生气时竖起的眉毛、抿紧的嘴唇,惹得孩子们阵阵欢笑。分享环节中,扎着马尾辫的师师以清亮嗓音诉说昨日获老师表扬的喜悦,旁边的小哲则反复摩挲校服袖子,吐露偶尔感到孤单的困惑。王老师适时递过毛绒青蛙,以陪伴化解孩子的不安。
勾勒表情・画笔灵动展内心
社工分发绘画工具时,特意选用孩子们喜爱的恐龙造型彩笔。见小浩缩在椅上沉默不语,便以请教画机器人为由主动搭话,成功引导他接过画笔——彼时孩子的手上还沾着晨间饼干的碎屑。
片刻之后,桌上已摆满五颜六色的画纸。小晴踮脚挑选彩笔,脑门上的汗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以亮黄色打底绘制的超大笑脸,寄托着与小伙伴同游时,见证阳光洒向水面如繁星坠落的美好记忆。
另一边,小辉紧握着深蓝色铅笔,近乎用力地在纸上涂抹,画中人物的眼睛被大片深色覆盖,嘴角弯成钩子形状。儿童主任欲上前询问时,被社工轻轻拦下。待小辉画完搁笔,社工递上纸巾为他擦拭手上的铅笔灰,轻声引导他倾诉画面中“乌云背后”的故事,小辉瞬间泪如雨下,泪珠滴落画纸。
分享表情・童言无忌话成长
展示环节,小晴踮脚指着自己的画作,发梢沾着颜料也毫不在意,直言要将这幅画贴在床头,以便不开心时能从中汲取快乐。小浩攥着画纸的手指仍在颤抖,却努力挺直脊背,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体会到“无需言语也能被理解”的滋味。
夕阳为窗棂镀上金边时,社工正整理散落的画具,调色盘里未干的颜料在暮色中泛着微光,仿佛承载着孩子们未说尽的心事。儿童主任抚摸着笔记本上晕开的字迹,深有感触:“以往总想着解决问题,如今才明白,有时倾听本身就是答案。”
作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的一次实践,此次“彩笔绘梦・童心漫想”主题活动,为渔洋镇三叉河村的困境儿童搭建了表达自我的平台,也助力提升了村儿童主任的服务能力。未来,这样充满爱与温暖的活动将持续开展,通过更多元的方式关爱每一个困境儿童,让他们的童年绽放绚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