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童在夏令营途中遇难,哪里出了差错
发布时间:2025-08-14 18:51:36 浏览量:1
□李羿桦(长沙理工大学)
8月9日上午,自闭症儿童王某铠跟随一个夏令营团队攀登苍山时,与队伍走失。随后,大理当地多部门联合开展搜救多日,投入了搜救犬、无人机、热成像仪等设备。据红星新闻报道,8月13日下午,此前在云南大理苍山走失多日的8岁男童王某铠已不幸离世,其遗体被发现。大众焦急等待的结果令人痛心,引发网友热议。
据了解,该夏令营机构主要致力于为儿童提供“自然教育”,而本次出行是专为自闭症儿童打造的“破壁大理”计划。家长为了让孩子早日康复,摆脱自闭症的痛苦,让其参加夏令营机构的出行活动来疗愈,出发点本是好意。网友指责父母不负责任未免有失偏颇,恰恰是出于对孩子成长的考量,家长才会花费巨大代价将孩子送往夏令营机构参加活动。
那么,自闭症儿童在夏令营途中不幸遇难,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行业乱象。
据夏令营工作人员介绍,当天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共有7名儿童,年龄为6-8岁,同行另有4名成人老师。这样的人员数量配备是否合理?首先,夏令营的活动在云南大理苍山开展,景区跨度较大且地形复杂,很容易在其中迷路;其次,参加活动的孩子年龄居于6-8岁,年龄偏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更为强烈,便容易脱离队伍;最重要的是,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大多是特殊儿童,他们的表达与理解能力都会相对于普通孩子更弱,很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针对这些情况,7名儿童仅由4名成人老师陪同,师生配比显然难以满足需求。
此外,该机构的营业范围为家政服务,涉嫌资质欺诈,更让不少人对该夏令营机构的专业性存疑。合格的夏令营机构应该具备几种专业人员:其一,这种类似户外的运动活动,团队内需要配备户外运动专业人士,其拥有丰富的野外生存能力,在集体陷入险境时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帮助团队脱困;其二,针对特殊儿童,需要有经验的心理老师对其展开沟通,以此减少孩子的精神压力,保证交流顺畅;最后,不可或缺的便是救援人员,他们能熟练地开展一系列救援任务,以最高效率挽救生命。只有具备这几类成员,夏令营才能拥有开展户外活动的资质。令人遗憾的是,该夏令营机构都不具备,就敢以身试险,开展这种需要高难度组织能力的活动。其打着特殊儿童教育的幌子,收取高额夏令营活动费用,却将安全成本一再压缩。这种将安全保障滞后的机制,反映了类似夏令营旅行背后更大的弊端。
近年来,学校与家长也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拓展,以此提高孩子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一次出行活动,最大的投入往往就是安全保障,特殊孩童的保障成本则更高。但这样的夏令营机构为了节省经费开支,从中获取最大化利益,模糊普通孩童和特殊孩童的界限,“一视同仁”地对待这些孩子,以相同的标准实施安全保障措施,更有甚者,连基本的安全保证都没有。
此外,机构想要进行旅行活动,就必须要有合法的资质,这也是开展出行活动的准入门槛。而办理资质的门槛较高,一些不法机构便企图通过不正当渠道蒙混过关,逃避部门监管。
安全问题一直是绝不容侵犯的底线,各方仍需将这张“安全体系”的网织得更紧。现有的相关政策出台,让研学旅游走上更规范的道路,但强硬的监管措施也要跟上步伐。对于没有资质和伪造资质的机构,有关监管部门要严格处置,让企图遁形的研学机构难逃法律的制裁,也让夏令营出行之路不再危机四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