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搭建沟通桥梁 碑林区“童有一个家”项目助力困境、流动儿童家庭重塑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25-08-12 15:45:15 浏览量:3
“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礼物。”8月10日,在碑林区太乙路街道未保站,专业社工正为辖区困境、流动儿童家庭的监护人进行专题授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练习,向家长们讲解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有效的亲子沟通,为孩子营造安全、稳定、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这一专题授课正是碑林区“童有一个家——亲子平行小组”服务项目的生动实践。
困境、流动儿童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特殊,监护人与孩子互动时间较少、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等原因,难以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成长支持,使得孩子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行为习惯、社会融入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容易出现家庭矛盾,形成不良循环。
为了帮助困境、流动儿童正向成长,提升监护人科学教养能力,构建和谐亲子互动模式,碑林区积极争取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开展“童有一个家——亲子平行小组”服务项目。采用“儿童专属体验+家长主题工作坊”同步推进的形式,针对困境、流动儿童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成长需求,以及家长在亲子沟通、行为引导、家庭教养等方面的困惑,为困境、流动儿童家庭提供针对性支持,帮助孩子学习正确表达需求和情绪的方法,助力家长掌握沟通及正面管教技巧,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以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现在才明白,原来是我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和孩子说话时尽量做到不打岔、不评判、不轻蔑、不否定、不指责,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用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的独立性,以无条件的爱给予支持,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参与活动的王女士说道。
“童有一个家——亲子平行小组”服务项目的实施,成功搭建起亲子沟通的桥梁,让爱与理解在家庭中流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出充满安全感与信任感的家庭环境。下一步,碑林区将持续扩大项目服务覆盖面,惠及更多困境及流动儿童家庭,同时,建立“成长档案”跟踪机制,定期回访、评估家庭改善情况,确保服务成效长效化,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温暖的家庭土壤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