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夏季儿童食物中毒高发期,家长谨防病从口入!

发布时间:2025-08-12 09:23:22  浏览量:3

炎炎夏日,冰爽甜品、凉拌卤菜、冰可乐等美食成了孩子们的心头好,但与此同时,家长们也需注意这些美味背后的健康隐患。

要知道夏季可是食源性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的活跃期,稍不注意,孩子就可能遭遇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食物中毒的困扰。

为了让孩子们在享受假期美食的同时远离健康风险,这份夏季饮食安全指南请务必收好!


一、为什么高温是细菌“狂欢”的时刻

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为细菌提供了绝佳的繁殖“温床”。大部分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在30℃ - 40℃时繁殖速度最快,食物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以上,细菌数量就可能达到危险水平。


二、夏日饮食需警惕的五大饮食雷区

(一)冰品冰饮:小心肠胃“受不了”

如若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冰冷食物,会强烈刺激儿童胃肠道,易引发胃痉挛、腹痛、腹泻。此外,劣质冰品的原料或制作过程存在污染风险。

建议:小朋友玩耍后,休息10 - 15分钟再吃冷饮。家长需监督控制摄入量和频率,避免连续“炫”冰棍、猛灌冰饮。选购冰品时,务必从正规渠道购买,选择包装完好、品牌信誉良好、质量安全的产品,警惕颜色过于鲜艳、口感异常黏稠的冰品。

(二)烧烤撸串小龙虾:美味暗藏“细菌杀机”

大人们爱吃的小龙虾烧烤,孩子们也不例外,但其中存在诸多隐患:食材(尤其是肉类、海鲜)未彻底烤熟(中心温度未达70℃以上)、生熟交叉污染、食材储存不当变质、摊点卫生条件差。

建议:选择熟食,尤其是鸡肉、猪肉、海鲜内脏、小龙虾等必须彻底煮熟煮透。外出用餐时,观察是否有生熟分开的用具(夹子、盘子),避免生熟食物混放。选择食材新鲜、质量安全的食物,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如烤茄子、韭菜、生菜包肉、饭后水果)更健康,避免重油重盐。

(三)外卖 :“方便”不等于“安全”

近期外卖商战,不少家长也会选择外卖,省钱省心又省力。

但外卖品虽方便,但也存在风险。因为外卖点单人群多,可能导致配送时间长,食物在危险温度区(4℃ - 60℃)停留过久。

建议:外卖送达后尽快食用,不要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同时检查外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当然家有小孩的,建议尽量少吃外卖,对孩子身体更好。

PS:购买便利店冷藏 / 冷冻即食食品时也要注意哦,确认冷藏柜温度够低(

(四)隔夜饭菜、水果:“冰箱保鲜”并非万能

家有老人比较爱惜粮食,对于剩饭剩菜会选择放冰箱,第二顿继续吃。但这也可能滋生细菌(如李斯特菌可在低温下缓慢生长)。

喜欢吃水果的也要注意,切开的西瓜、哈密瓜等水果,暴露的切面极易被细菌污染,常温下几小时就可能变质。

建议:剩饭菜应尽快冷却(2小时内)放入冰箱,并用干净容器密封储存。冷藏的剩饭菜食用前务必彻底加热煮沸。绿叶蔬菜、凉拌菜、海鲜不建议隔夜。水果尽量现切现吃。如切开的西瓜水果要用保鲜膜紧密包裹(减少空气接触)放入冰箱冷藏,并在24小时内吃完。吃之前切掉表面一层(约1厘米)。

(五)忽视“手”护健康:病从“手”入很常见

手是传播病菌的主要途径。小朋友玩手机、户外玩耍后不洗手就抓食物吃,极易将病菌带入口中。

建议:告诉小孩牢记“饭前便后、接触脏物后、制作食物前”必须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至少20秒,七步洗手法)。外出游玩、聚餐时,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免洗洗手液(酒精含量>60%),在无法用水洗手时应急使用(但水洗仍是首选)。


三、孩子“中招”怎么办

1. 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

2. 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以便后续检测。

3. 轻度症状(如轻微腹泻、恶心):注意休息,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是最佳选择,也可喝淡盐水或稀释的运动饮料)。饮食清淡(如米粥、面条)。

4. 症状不缓解或出现严重症状(频繁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必须立即就医。


四、家长如何监管防范

(一)“教”育先行

与孩子沟通夏日饮食风险,讲解本指南中的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

(二)“备”好选择

在家准备充足的健康零食和饮品,如新鲜水果、酸奶、坚果、自制绿豆汤、酸梅汤(少糖)、白开水或淡盐水,减少孩子对不健康、高风险食品的渴望。

(三)“查”看把关

关注孩子外出就餐 / 点外卖的选择,提醒其注意观察卫生状况。检查家中冰箱储存是否合理。

(四)“做”好榜样

家长自身践行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言传身教。

美食是假期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安全是享受一切的前提。

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警惕

筑牢夏日饮食安全防线,

打好这场“保‘胃’战”

让孩子们度过一个

既快乐又健康安全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