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抱着手机不撒手?家长们这样做,亲子关系还能更近一步!
发布时间:2025-08-10 04:02:42 浏览量:3
假孩子抱着手机不撒手?家长们这样做,亲子关系还能更近一步!
搜个搜个豆
2025-08-09 12:30江苏
关注
AI导读
听全文约4分钟
一到暑假,很多家长都发现了同一个现象——自家娃成了“电子小达人”。手机、平板、电脑轮番上阵,一天能在沙发上窝到天黑。别说写作业了,连吃饭都得喊好几遍才肯挪动。
山东的刘先生下班回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儿子抱着手机打游戏。一玩就是半天,作业总是拖到很晚才磨蹭着写完。这画面看多了,他心里那个急啊。
山西太原的王女士也一样头疼。她儿子十岁,每天晚上打游戏还容易情绪激动,经常和队友吵起来。王女士其实也不是死板的人,平时允许适当玩会儿,但一放暑假,这节奏就完全失控,她开始担心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
现在的小孩,从小就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说一句“断网养娃”基本没戏。专家们也劝大家别走极端,不让碰是不现实,还容易闹僵亲子关系。不如换个思路,引导孩子学会科学用电子产品。
心理咨询师刘婧仪提醒,大人要警惕的是孩子沉迷、成瘾那种状态,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用手机。想让娃养成好习惯,就得从小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字生活方式。
不少爸妈纳闷,为啥自家娃对电子游戏这么上头?张桦解释,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现实生活里的需求没被满足,比如缺少关注或者认可。而游戏里设计了一堆奖励机制,还有任务系统和社交互动,小朋友一下就能获得成就感。所以,要想破解这个问题,大人得先了解孩子到底缺啥,然后在现实中给补回来,多陪伴、多鼓励、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和归属感。
刘婧仪支招,把日常琐事变身小游戏也是个不错办法。例如学习可以搞闯关赛;做家务变亲子挑战赛,“端水竞速”“障碍爬行”这种趣味运动,全都可以拉进距离,还能收获满满乐趣。有意思又有效,比单纯唠叨强多啦!
与其天天念叨“伤眼睛”“耽误学习”,倒不如改变沟通方式,多些行动少点大道理。有些父母老喜欢批评,这样只会把娃推远。不妨主动靠近一点,比如试试跟他一起玩一次游戏,说不定还能找到共同语言呢!
张桦分享过一个案例,有位爸爸实在管不了沉迷游戏的儿子,于是决定自己也下个同款,一起组队开黑。本来以为都是糟糕东西,结果发现还挺有意思,两个人反而聊开了。当父母愿意走进孩子世界时,那份连接自然建立起来,再谈规则啥的一点阻力都没有,小孩更愿意听建议,也慢慢回归正常生活节奏。
除了沟通,还有一点特别关键——身教胜于言传。如果大人自己整天刷短视频、追剧不停,却要求小孩放下设备去看书,这谁服气啊?所以想让娃爱上真实生活,大人最好先做好榜样。在日常出门旅行或者休息的时候,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身边的人和事,用实际行动带动氛围,自然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养成健康习惯。这比千句道理都有用!
所以呀,与其苦口婆心数落,不如调整方法,多陪伴、多理解、多引导。有时候只需要换一种方式,就能收获意外惊喜,说不定你家的“小网瘾少年”转眼间又跑出去踢球捉迷藏去了呢~
你怎么看自家的“小神兽”和电子产品这档事?评论区聊聊你的经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