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别让暑热伤到孩子!这份儿童防暑指南,每位家长都该收藏!

发布时间:2025-08-08 08:40:21  浏览量:2

炎炎夏日,阳光炙烤大地,热浪滚滚袭来。孩子们在户外追逐嬉戏的笑脸,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然而,这酷暑之下,孩子们小小的身体却比我们想象中更容易受到伤害——他们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在同样高温环境下,孩子更容易中暑,且后果可能更严重。


一、为什么儿童是暑热中的"弱势群体"?

体温调节能力弱: 孩子身体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弱,在高温环境下不易有效散热。

新陈代谢旺盛: 孩子活动量大,新陈代谢速度比成人快,单位体重产热量更高,更容易积累热量。

体表面积比例大: 按体重比例计算,孩子体表面积相对更大,从环境中吸收热量的速度更快。

出汗能力有限: 幼儿的汗腺数量和功能不如成人发达,出汗散热效率较低。

依赖性强: 婴幼儿和年幼儿童无法准确感知自身不适或主动寻求饮水、阴凉,完全依赖看护人的细心观察和照料。

二、警惕!孩子可能中暑的信号:

轻度先兆中暑:

大量出汗,小脸通红

摸起来身体发烫(体温可能轻度升高)

精神头变差,显得烦躁、哭闹不安

诉说头晕、头痛、恶心、四肢无力

口渴明显,想喝很多水

中重度中暑:(情况危急!需立即处理并送医)

精神状态严重异常: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抽搐甚至昏迷

三、筑起防暑屏障:预防是关键!

避开高温时段: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尽量减少或避免孩子在此时间段进行剧烈户外活动。

如必须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相对凉爽时。

穿着适宜:

材质: 选择轻薄、透气、吸汗的纯棉或麻质衣物。

颜色: 浅色衣物反射阳光,减少吸热。

款式: 宽松舒适,便于活动散热。

科学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主动、多次、少量饮水: 不要等孩子喊渴才喝水。外出时随身携带水壶,定时提醒孩子喝水。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增加富含水分的蔬果: 如西瓜、黄瓜、西红柿、梨等。

出汗多时补充电解质: 如果孩子活动量大、出汗非常多,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或选择儿童专用的口服补液盐(ORS),或在饮用水中加入少量盐分(需非常谨慎,避免过量)。避免含糖量过高的饮料(如汽水、果汁饮料)。

营造凉爽环境:

室内: 合理使用空调或风扇(注意风口不要直吹孩子),保持室内通风。拉上遮光窗帘减少日晒升温。可使用凉席、凉垫。

户外: 活动尽量选择有树荫、遮阳棚的地方。婴儿车务必使用遮阳篷,避免完全覆盖导致空气不流通。

合理安排活动:

避免在烈日下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奔跑、踢球等剧烈运动。

活动一段时间后,务必安排孩子在阴凉处休息、喝水。

关注孩子状态,一旦有不适迹象,立即停止活动。

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即使是短时间离开,车窗关闭的车内温度可在几分钟内飙升到致命高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一分钟也不行! 下车时务必检查后座。


四、紧急时刻!孩子中暑了怎么办?

核心原则:迅速降温,及时送医!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孩子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如树荫下、空调房内)。

快速物理降温(至关重要!):

解开衣物: 脱去多余或紧身的衣物,帮助散热。

全身降温:

用冷水(非冰水)浸湿毛巾擦拭孩子全身(重点擦拭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大血管丰富区域)。

或用凉水喷洒、淋浴(水温不宜过低)。

可用风扇或扇子对着孩子吹,加速蒸发散热。

局部冷敷: 在额头、后颈、腋下、腹股沟处放置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包裹的冰袋(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过久,防止冻伤)。

目标:尽快将核心体温降到38.5℃以下。

补充水分(意识清醒时): 如果孩子意识清醒且能配合,给予少量多次的凉白开水或淡盐水。若意识不清或频繁呕吐,禁止强行喂水,以免呛咳窒息!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在进行紧急降温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或尽快送往就近医院急诊!

对于出现高热(>40℃)、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的孩子,降温与送医必须同步进行!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切勿自行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对中暑引起的高热无效且可能有害!

预防永远重于治疗! 做好日常防护是避免孩子中暑的根本。

细心观察是关键! 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皮肤温度、出汗情况等细微变化。

掌握急救知识! 了解并熟悉中暑的识别和初步处理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与安全,让他们的夏日充满欢笑,远离暑热的威胁!请将这份重要的防暑指南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位家长、每一位看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