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妇联走进《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 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5-10-31 08:30:34 浏览量:1
孩子沉迷手机、学习分心怎么办?
遭遇家暴如何有效维权?
女性求职创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
10月28日,福州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三级调研员陈菁带领相关部室负责人,以及家庭教育、法律等领域志愿者专家,走进福州新闻广播《党风政风热线》节目直播间,就广大网友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沟通互动,细致地回应群众关切。
和茉莉姐姐一起来听听
她们都进行了哪些互动交流吧?
问:听说今年市里推出了“福爸福妈福娃共成长”公益讲座“五进”项目,说是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能具体说说我们普通家庭怎么参与吗?平时在社区、村里真能听到专业指导吗?
问:我家孩子上初中,一回家就抱着手机玩游戏,作业拖着不写,一说收手机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威胁“不给我玩就不上学”......我们实在管不了,能不能靠砸手机解决问题,有没有相关指导?
答:手机管理确实是当前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但“强制没收”往往激化矛盾,孩子可能通过更隐蔽的方式玩,或产生逆反心理。结合我们“福爸福妈福娃共成长”公益讲座中的“数字时代亲子沟通”主题,给您三点建议:
首先,“约定>禁止”: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比如“作业完成前手机放客厅充电”“每天玩游戏不超过30分钟”,规则需具体、可量化,且由孩子参与讨论。规则达成后双方签字贴在显眼处,违反时用“温和提醒”代替吼叫。其次,“替代满足”:孩子沉迷游戏常因现实中的需求未被满足,如社交需求、成就感缺失。可以观察孩子玩游戏的类型,转而引导通过线下活动,如组织家庭桌游比赛、鼓励参加运动社团等获得类似满足。最后,“家庭环境示范”: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手机不离手”?建议全家约定“屏幕时间”,比如晚餐时间手机不进餐桌,父母以身作则。
今年我们“五进”讲座中,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专题场次,现场会有心理老师带家长演练沟通话术。如果孩子已出现严重抗拒,比如威胁自伤等,可以联系社区妇联,我们会协助对接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这里也请家长记住,强制手段治标不治本,理解与引导才是关键。
问:我被家暴后没有报警,现在还能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吗?
答:可以。虽然报警记录是强有力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如果没有报警,仍可以提交其他能够证明遭受家暴或面临家暴现实危险的材料,比如:施暴者的威胁短信、录音、邻居或亲属的证人证言、医院诊断证明、伤情照片、调解记录等。法院会根据您提交的材料综合判断是否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
问:你好,我是罗源人,想从事家政服务,想问下妇联能提供什么帮助?
答:有的,市妇联在福州市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立了海峡家政服务中心,可以为妇女群众提供家政培训、家政考证、推荐家政就业等服务。您如果需要月嫂、保洁、养老护理、整理收纳等家政培训或考证,可以登录我们海峡家政服务中心运营团队的微信小程序,也就是在微信小程序界面搜索“普慧众佳”,进入“福州家政智能服务平台”小程序,查看家政培训班的信息,符合报名条件的就可以参加免费公益的巾帼家政职业技能培训班,也可以先登记培训意向和就业意向,我们后台会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
通过《党风政风热线》交流,解答了群众心中的疑问,拉近了妇联与群众的距离。今后,市妇联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将妇女群众的“心上事”作为我们的“上心事”,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妇女儿童及广大家庭,以党建引领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托举榕城万千小家“稳稳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