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专题】抽动障碍关爱日 | 抽动症与儿童智力:误解与真相

发布时间:2025-10-30 20:23:01  浏览量:2

10月30日是抽动障碍关爱日。不少抽动症患儿的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或自患上抽动症以来,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抽动症是不是表示孩子智力有问题?针对这个疑问,我们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科学解答。

抽动症是智力问题吗?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小儿抽动症本身并不是智力问题。多数研究显示,患有抽动症的儿童智力水平通常处于正常范围,尽管在一些难治性抽动症的案例中,患儿可能会出现智力发育问题,但目前尚无法确定这是否与抽动症本身直接相关。总之,抽动症的病理机制与神经心理异常之间的联系是极其复杂的。

抽动症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从神经心理学角度来看,抽动症不仅是一种运动障碍,还可能涉及记忆力、注意力、感知、执行等多方面的异常。由于抽动症状会给孩子带来困扰,且部分药物的使用也可能产生副作用,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注意力缺陷

有研究显示,抽动症患儿的综合注意力和控制力要低于正常儿童,表现为自身协调能力较差、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此外,抽动症患儿经常共患有一种或多种行为障碍,其中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最常见,约有一半的抽动症患儿可能合并ADHD。患有ADHD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比如孩子在做任何活动时都显得不专心,不能专心听课或做作业,生活中经常丢三落四,与别人交谈时也表现得心不在焉。同时也会表现出活动过多、情绪冲动、学习困难等多种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抽动症合并ADHD患儿随着年龄增长,抽动症状可能减少或逐渐消失,但是ADHD的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到成年,对其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

·记忆力缺陷

抽动症对记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相对复杂的记忆功能方面,而相对简单的记忆(如语言记忆)功能则不受影响。抽动症状越严重,相应的记忆力下降也越严重。儿童的记忆力情况可以用指标“记忆商(MQ)”来衡量,类似于智商(IQ)在衡量智力方面的作用,即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来评估个人在不同方面的记忆能力,包括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工作记忆、图像记忆、语言记忆等。这些测试可能包括数字顺序记忆、逻辑记忆、视觉再生、联想学习等多个方面,可以全面反映个体的记忆能力和潜力。国内的一项针对抽动症患儿记忆力情况的研究显示,虽然他们的MQ仍然处于正常范围,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对照组),提示抽动障碍可能对患儿有一定程度的记忆损害。

·精神/心理压力

抽动症状本身及其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和精神负担也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抽动可能导致孩子分心,受不自主抽动的影响,难以集中注意力。一些外在因素,比如家长或者老师训斥、患儿对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的苦恼等,会使其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此外,相关研究显示,抽动症患儿常常伴有情绪问题,如焦虑、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这些情绪问题增加了抽动症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对患儿的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交能力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药物副作用

尽管目前针对抽动症的治疗是以行为干预和心理治疗为主,但是当心理教育和行为治疗无效或不可获得时,就需要药物治疗。同时,当抽动症患儿合并其他疾病(如ADHD、强迫症和其他行为障碍)时,可能需要针对合并症进行一定的药物治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在缓解症状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如嗜睡、头晕、胃肠道反应等。有研究认为,药物治疗对抽动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加重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的问题,这与药物本身的镇静作用有关。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鉴于上述复杂性,对抽动症患儿的支持和干预措施应当是全面的。这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心理咨询,还包括教育支持。家长应当认识到抽动症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复杂的,应当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精准评估其神经心理功能损害情况,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另一方面,抽动症患儿的神经心理功能异常是不断变化的,可能持续受到共患病、药物治疗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持续观察,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在药物选择上,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到中医药在儿童抽动症治疗方面的独特作用,很多中成药,如芍麻止痉颗粒等,也得到了相关指南和共识的推荐。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芍麻止痉颗粒在减少抽动方面的临床疗效与盐酸硫必利(抽动症一线治疗药物)相当,而在疲倦、头晕、睡眠障碍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方面,芍麻止痉颗粒则明显较低。

结语

总之,虽然抽动症本身并不是智力问题,但可能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家长应以理解、支持的态度,在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方面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帮助抽动症患儿克服挑战,重新回到健康的成长道路上。

文:麒毓

编辑:段梦兰

审核:王小雪 赵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