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巴士现低俗广告,儿童APP禁绝“擦边”
发布时间:2025-10-30 18:51:26 浏览量:1
□徐思凡(重庆大学)
据澎湃新闻10月29日报道,有网友反映,打开“宝宝巴士儿歌”APP时,开屏跳转到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广告页面,引发社会关注。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回应称,APP上出现的问题广告为第三方平台接入,此次事件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对此表示诚挚的歉意。
宝宝巴士作为专注0-8岁儿童启蒙的品牌,其用户群体具有高度特殊性,产品内容与广告形式本应贴合儿童认知特点,却在开屏广告中出现极易产生不良引导的信息。就广告内容本身而言,不仅违背了广告传播的基本伦理,更直接触犯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红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治屏障。对于以儿童为主要用户的企业而言,依法查验证明文件、核验内容合规性,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然而,宝宝巴士客服最初将问题归咎于“审核疏漏”与“第三方介入”,试图以“异常情况”为由淡化事件严重性,这一说法难以令人信服。根据规定,互联网平台对其发布或接入的广告负有审核责任,应当建立并执行有效的广告内容审核机制。宝宝巴士虽已公开致歉,但未在广告接入与展示环节形成有效闭环管理,据用户反馈,类似问题仍有发生。
当前,不少企业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忽视了对特殊用户群体应尽的社会责任。此类问题不仅体现为内容层面的失范,例如某APP内置“同学圈”等社交功能,学生可发布动态、点赞、加好友,偏离学习初衷;还有很多形式上的“流氓行为”:无法关闭的“假按钮”、诱导跳转的“摇一摇”、伪装倒计时等,严重侵害用户合法权益。
宝宝巴士以“快乐启蒙”为品牌理念,积累了庞大的家庭用户群体,其品牌形象高度依赖家长对内容安全性的信任。低俗广告的出现,不仅使儿童面临接触不良信息的风险,更与其所宣称的教育理念形成强烈反差,严重损害品牌公信力。一旦失去家长信任,修复将极为艰难。守不住内容安全底线,何谈“快乐启蒙”的品牌承诺?
儿童数字环境的保护需要的不是事后道歉,而是事前的严格把关和系统防护。在未成年人数字保护这一不容退让的底线面前,任何“疏忽”都不是借口,任何“甩锅”都难辞其咎。
唯有平台真正将“内容安全”置于“流量变现”之上,监管部门以“零容忍”态度筑牢法治防火墙,家长用“举手之劳”履行监督之责,才能形成守护未来的合力,让“快乐启蒙”不再暗藏风险,让孩子们的屏幕真正清澈起来。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