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条例草案提交初审
发布时间:2025-10-29 17:45:45 浏览量:3
近日,《泉州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交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初审。
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较为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精神残疾的首要疾病。根据市卫健委、市残联等有关部门统计,截至今年9月,我市筛查后接受诊断人数已累计达5353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残疾人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市人大社会建设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形成“党委领导、人大推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创新构建“一联盟、一基金、一平台”资源整合模式,连续三年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相关实践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残联及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并于2024年年底被中国残联确定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地区”。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条例列为重点立法项目。“这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上级工作部署在泉州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先行先试任务、打造‘泉州样板’的责任担当,充分展现了人大为民立法的政治本色。”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制定条例,可破解实践中有关“服务工作缺乏法律依据、部门职责边界有待厘清、服务链条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推动关爱工作从“有章可循”向“有法可依”跃升,提升地方治理效能的关键支撑。
据悉,《条例(草案)》妥善处理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衔接与落实,强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多元共治的孤独症儿童关爱格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医康教融合服务推进等方面作出规定,力求务实管用。同时,又凸显泉州特色,将我市孤独症关爱服务工作好做法好经验写入《条例(草案)》,为全国提供“泉州方案”。
审议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职责分工、部门协作、社会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关修改、补充意见建议。下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将根据此次审议情况对《条例(草案)》进行修改、完善,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颜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