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能不能养一个听话的娃?
发布时间:2025-10-29 08:21:38 浏览量:2
双十一来了,培训机构促销活动铺天盖地。要不要续费,要不要再给孩子再报一个兴趣班?抉择之中的宝妈们,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孩子不良的生活的习惯,兴趣班改不了;孩子的日常行为,兴趣班改不了;
孩子不爱看书,兴趣班还是改不了;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亲近与否,兴趣班改不了
这些问题只能依靠家长自己来改变,而改变的方式就是陪伴与亲子阅读
阅读与兴趣班的关系我问了豆包,他是这样回答我的
育儿的基础既不是单一的读书,也不是单一的兴趣班,而是以亲子关系为核心,读书和兴趣班作为辅助工具的组合模式。读书侧重底层认知与情感联结,兴趣班侧重专项能力与社会化发展,二者需围绕亲子关系协同发挥作用。
1. 读书:育儿的 “底层认知与情感基石”
读书(尤其是亲子阅读)是育儿的基础之一,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孩子成长的底层能力和情感安全感,这是兴趣班无法替代的。
构建基础认知框架:通过绘本、故事书,孩子能积累语言词汇、理解世界规则(如社交礼仪、自然常识),这些是后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强化亲子情感联结:家长陪伴阅读时的互动(如提问、讨论、角色扮演),能让孩子感受到关注与爱意,而稳定的亲子情感是孩子自信、勇敢的根源。
这种 “认知 + 情感” 的双重作用,是兴趣班这类集体化学习场景难以单独实现的。
2. 兴趣班:育儿的 “专项拓展与实践补充”
兴趣班是育儿的 “加分项” 而非 “基础项”,它的价值是在底层基础之上,帮助孩子发展专项能力和适应社会,不能替代读书的核心作用。
发展专项能力与兴趣:比如绘画班提升审美与动手能力,舞蹈班提升肢体协调,这些是对读书所培养的基础能力的延伸和实践。
锻炼社会化适应能力:在集体课堂中,孩子学习遵守规则、与同伴合作,这是对家庭环境中亲子互动的补充,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外部世界。
但兴趣班的效果依赖于底层基础 —— 若孩子缺乏读书培养的专注力和理解能力,或因亲子关系不足而缺乏安全感,兴趣班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 核心逻辑:亲子关系是 “基础的基础”
无论是读书还是兴趣班,都需要围绕 “良好的亲子关系” 展开,否则二者都难以发挥作用。
若家长只关注让孩子读书,却在阅读时缺乏互动、态度敷衍,读书就会变成 “任务”,无法建立情感联结;
若家长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班,却忽视孩子的意愿(如孩子喜欢画画却报了钢琴),或因孩子学得不好而批评指责,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破坏亲子关系。
只有先通过高质量的陪伴(如亲子阅读)建立起信任与情感,再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兴趣班,才能让二者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您在亲子阅读么?想坚持高品质亲子阅读,记得来乐宝绘本馆找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