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廖宇:《浪浪山小妖怪》曾因“朴实”引担忧
发布时间:2025-10-28 21:23:44 浏览量:2
28日举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中国奇谭》总导演、《浪浪山小妖怪》监制陈廖宇以《为观众讲好故事》为题发表主题演讲,结合自身动画创作经历,分享中国动画创作的核心思路,强调“受大众欢迎的动画作品,共同原因是讲好故事,这既是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也是创作者对观众的尊重”。
作为动画人,过去陈廖宇对自我介绍身份时他人的“5秒沉默”已习以为常,但近两年情况发生变化——如今提及“动画导演”,对方常会感叹“动画这两年很厉害,《哪吒2》票房150亿,《浪浪山小妖怪》也很好看”。他认为,这一转变印证了中国动画的进步,而在诸多进步中,“讲好故事”是关键。
陈廖宇在演讲中明确,好故事的标准虽多样,但必有共同前提:其一为生活来源,无论是《中国奇谭》还是《浪浪山小妖怪》,外界或许更关注其多样风格,但作品能打动观众的核心,在于扎根生活的故事内核;其二为文化来源。陈廖宇表示,生活来源决定创作能否“有感而发”,《中国奇谭》《浪浪山小妖怪》被认为具有浓厚中国文化属性与东方审美,正是因为创作中始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源泉。同时他特别指出,“文化来源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必须结合当下性进行创新和发展”;其三为价值观来源。“如果情节是吸引观众的表层原因,价值观就是决定作品能否被观众真正认可的深层原因。”陈廖宇直言,若价值观出现问题,即便有精彩的情节编排,也难获观众认可,更经不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
谈及“如何讲好故事”,陈廖宇提出“技巧为故事服务”的观点。他以《浪浪山小妖怪》的创作经历为例,坦言作品上映前,不少人担忧其视听风格过于“朴实”,担心无法吸引当下观众。但陈廖宇始终坚守创作初心,坚信“观众看电影的真正目的是感受好故事”。最终,观众的正向回馈印证了他的判断——“朴实”的风格未成为短板,反而因扎实的故事内核获得认可。
他还特别提到动画的独特优势:“相比其他电影形式,动画更容易跨越地域、文化、年龄甚至语言的障碍,在世界范围内通畅传播。”当下正处于文化出海的重要阶段,他认为这既是中国动画的机会,也是中国动画的责任——“作为动画人,要先为中国观众讲好故事,更要为世界观众讲好故事,这是我们的目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