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关爱精准滴灌“三类儿童”
发布时间:2025-10-28 06:22:14 浏览量:2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党柏峰
□ 郭丽
“妈妈,原来你每天工作这么累,我以后会乖乖听话的。”在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关九年制学校的“励志亲子成长课”上,11岁的留守儿童小雨(化名)扑进“爱心妈妈”的怀里,眼眶泛红。
这温情一幕,正是岚皋县创新家庭教育载体、守护“三类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聚焦儿童成长痛点,以家庭教育为纽带,织密“学校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关爱网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在爱与陪伴的阳光里。
定制课程进课堂
“孩子写作业总磨蹭,真不知道该咋办!”此前,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问卷中道出困惑。针对亲子沟通不畅、教育方法匮乏等痛点,岚皋县妇联、教体局率先“破题”,推出定制化家教课程,让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城关九年制学校的课堂上,“励志亲子成长课”正热闹开讲。讲师李老师没有堆砌理论,而是带着家长和孩子玩起了游戏。笑声中,家长和孩子往日因分离产生的疏离感悄然消散。
不止校园,“家庭教育进社区”“好爸妈课堂”也在全县常态化推进。在四季镇社区服务中心,专家以“孩子沉迷手机”为案例,手把手教家长“用亲子阅读替代屏幕时间”;在职教中心的“女童保护专题课”上,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帮女孩们学会自我保护。截至目前,这类定制课程已覆盖全县12个镇,3000余户家庭从中受益。
心育协同筑防线
“我不想说话,也不想上学……”去年,困境儿童小宇(化名)因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得知情况后,岚皋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咨询师立即介入,通过“一对一”辅导帮他疏解情绪,同时为家长开设“家庭教育小课堂”,教家长如何打开孩子心扉。如今,小宇不仅重返校园,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篮球社团。
为守护孩子心理健康,岚皋县搭建起“一心六站三十室”心理健康服务架构,以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核心,6个镇级服务站、30所学校心理辅导室联动,将家庭教育与心理关爱深度绑定。县教体局负责人介绍,针对“三类儿童”,该县还建立“一人一档”动态档案,实时追踪心理变化,确保关爱“无死角”。
社会力量也在积极参与。“爱心妈妈”团每月上门走访,为孩子送去书籍和文具,陪他们读绘本;青少年活动中心定期组织“户外研学”,带孩子们在科技馆探索奥秘……家校社同频共振,合力为孩子们筑起坚实的心理防线。
多元联动聚合力
“谢谢叔叔阿姨,这是我第一次收到乐高!”在“益企童行”活动现场,流动儿童小欣(化名)双手捧着心爱的玩具,笑得格外灿烂。这场由团县委、妇联、科协联合举办的活动,不仅实现了孩子的“微心愿”,还带来了安全宣教、科普讲座等“大礼包”。
家庭教育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县委、县政府从制度层面发力,出台专项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联合推进“护航圆梦”助学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助学金和心理辅导;社区牵头开展“家风家教分享会”,让邻里之间交流育儿经验;家庭主动承担教育责任,形成“政府引导、学校主抓、社会协同、家庭参与”的闭环共育格局。
如今,行走在岚皋的城乡,随处可见家庭教育的生动场景。岚皋县正以家庭教育载体创新为抓手,让爱与陪伴精准覆盖每一个“三类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朗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