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亲子间如何良好的沟通,《人民日报》《论语》建议:少说教多倾听

发布时间:2025-10-28 06:10:05  浏览量:2

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八。人民日报每日摘读,分享知识,共同提高。

今天分享的美文是《少说教 多倾听》

为什么有些孩子越长大,越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有孩子这样回答:因为我爸妈总是讲一些大道理,却从不听我的想法。

孩子兴奋地分享学校的趣事,有的父母却借机教育:“别贪玩,要多花时间学习。”孩子委屈地倾诉烦恼,有的父母却急于归责:“肯定是你哪里没做好。”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了。

为人父母,总想把正确的道理讲给孩子听,这本身是件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学会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交流,才能让这份心意真正走进孩子心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真正智慧的父母,懂得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做孩子最好的听众,接纳他的情绪与烦恼,并认真地给予回应。少些说教,多些倾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一点读书感悟:《论语》中记载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内容有一章半,且都是在说教,但无论是孔鲤本人还是孔门弟子都能毫无怨言,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论语•季氏篇》第十三章: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算一章,孔鲤自己说父亲并没有给自己开小灶,陈亢认为孔子对孔鲤的教育极具长远目光。

《论语•阳货篇》第九章: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半章,因为“小子”究竟是专指孔鲤,还是孔门所有弟子还没有定论。

前边介绍过,孔子是最会倾听的人,再结合这两章,可以看出,孔子的说教是建立在自己对社会的长期观察,对儿子及弟子们经常倾听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是一脉相承又一视同仁的,所以,无论是孔鲤还是陈亢等孔门弟子,才会毫无怨言地退而学诗、学礼。

而我们现在一些家长的说教经常少了倾听的基础,还经常变说教为指责,甚至会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否定自己的孩子,一点点挖开了亲子间沟通的鸿沟。向孔子学习说教的方法,先剥离功利化焦虑,建立家庭共学共进的良好氛围,将教育转化为滋养身心的自然过程,助力孩子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