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失误时,别急着批评,说这8句话就够了
发布时间:2025-10-27 21:10:00 浏览量:3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也难免会出现失误和问题。当孩子出现失误或者犯了小错误的时候,家长先不要急着批评孩子,可以先问孩子这8个问题。
问题一: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不起眼,却非常重要。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犯错时,会习惯性地下判断:
“一定是你先骂他,他才会打你。”
“一定是你没好好听讲,才错了这么多题。”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会冤枉孩子。即便真的是孩子的错,鼓励他坦诚地说出来,和父母一起想办法解决,也有利于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感。
问题二:你有什么感受?
当孩子把愤怒、委屈、羞愧等感受说出来时,就已经是在接纳自己的情绪了。表达情绪,接纳情绪,是摆脱消极情绪的第一步。
想要孩子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就要先理解他的感受,让孩子的情绪有个出口。
问题三:你想要什么结果?
这时不管孩子说自己想要什么结果,先不要急着批评他,而是冷静地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
问题四:你有什么方法达成?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跟孩子一起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幼稚的、天马行空的……重点就是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不切实际也可以。
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
问题五:后果是什么?
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
你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大部分孩子都能预见事情的后果。
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
问题六:你采用哪种方法?
当孩子了解后果后,通常会做出比较合理、明智的选择。
即使他选择的方法不是家长最满意的,只要是安全合理的,也可以尊重他的决定。和孩子一起尝试他的方法,如果碰壁了,就鼓励孩子尝试另外的备选方案。
问题七:你希望我做什么?
当孩子说出希望如何帮助他时,家长一定要积极支持。
如果孩子说自己就能解决,也要尊重他。家长可以采用默默观察和守护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加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八:结果如何?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一个问题:“结果如何?有没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通过这个问题,让孩子回头审视自己的判断。
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逐渐掌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其实,这8个问题,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完成自主思考和决策的过程。
家长提供给孩子足够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不可或缺的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