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加沙人为什么恨?13岁儿童“安全区”遇难,父亲含泪忆爱子

发布时间:2025-10-27 14:26:44  浏览量:2

2023年10月,加沙拉法市泰勒苏丹社区这片被以色列叫做“安全区”的地方,艾哈迈德的13岁儿子阿卜杜拉,在自家客厅喝茶时被导弹夺去了生命。

距离阿卜杜拉的13岁生日,还有几个月。

那时以色列已经全面封锁了加沙,面包、面粉全进不来,连燃料都断了。

空袭前一晚,艾哈迈德家来了场家庭聚会,15个孩子就分两条面包。

阿卜杜拉分到一小块,还得跟妹妹巴图尔分着吃,最后是饿着肚子睡的觉。

第二天一早,阿卜杜拉就出门了,在街边小店买到了一包咸味饼干。

回到家时,他攥着饼干走进厨房泡茶,还跟艾哈迈德说“爸,要一起吃吗?”艾哈迈德一开始说喜欢甜饼干,可阿卜杜拉坚持让他尝一块,说“你会喜欢的”。

艾哈迈德尝了尝,确实不错,阿卜杜拉马上补了句“想吃我再去买”。

在物资断供的加沙,一块饼干都算难得的东西,阿卜杜拉还想着父亲,这份懂事让人心里发紧。

后来阿卜杜拉说要去附近学校,替表弟巴拉回来巴拉在学校等充电,因为以色列断了电,学校的太阳能板是少数能充电的地方。

艾哈迈德没多想,就跟穆罕默德、巴图尔还有阿卜杜拉坐在客厅喝茶。

谁能想到,阿卜杜拉刚站起来准备出门,导弹就来了。

艾哈迈德一下子失去了意识,等他醒过来,耳朵里什么都听不见,后来才知道是爆炸震的。

他看见房屋墙壁塌了,穆罕默德和巴图尔尖叫着指向地上的阿卜杜拉。

屋外的人把他从废墟里抬出去时,他还比划着让大家先救孩子。

到了医院,弟弟说孩子们伤得不重,可艾哈迈德心里直打鼓,就问“阿卜杜拉在哪里?”

真相没等多久,医生说阿卜杜拉全身烧伤,颅骨碎了,在重症监护室。

10月26日清晨,兄弟和姐夫带来了消息,“阿卜杜拉走了”。

艾哈迈德盯着天花板,没去见儿子最后一面,他说“要把他美丽的样子记在心里,这身体不过是会坏的衣裳,灵魂才是永恒的”。

第二天,9岁的侄女裘德也没挺过来。

阿卜杜拉比同龄孩子懂事多了,有次艾哈迈德带他去哈马德市的公寓吃午饭,阿卜杜拉没吃几口就放下筷子,说“剩下的给您”。

艾哈迈德让他去跟同伴玩,他出去一会儿就回来,说“就想在家待着”。

早上问他想吃什么早餐,他总说“随您喜欢,我吃什么都行”。

还有次艾哈迈德电话里跟阿卜杜拉说汇款延迟了,阿卜杜拉马上说“我存钱罐里有50谢克尔,拿给您用”。

艾哈迈德没要,可阿卜杜拉不依,直到艾哈迈德承诺“以后需要再找你要”才罢休。

本来想这只是孩子的小体贴,后来才明白,在物资匮乏的加沙,50谢克尔对一个13岁孩子来说,已经是全部积蓄了。

阿卜杜拉还特别好奇,对世界满是新鲜感。

他曾写过一个六分钟剧情片的剧本,拉着兄弟姐妹拍,用艾哈迈德的设备剪辑。

还搞过模拟新闻播报,自己当主播,分工得有模有样。

去朋友农场时,他看见一只没见过的昆虫,就问艾哈迈德“科学家都发现过吗?没发现的话,我想用我名字登记”。

他还拿手机拍下昆虫,录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聊到猛犸象时,马上让艾哈迈德陪他看纪录片,非要弄明白这动物是怎么灭绝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没机会再探索世界了。

在加沙,像阿卜杜拉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2023年11月,加沙城的3岁男孩哈桑,因为没东西吃饿死了,最后还喊着“要面包”。

联合国说,加沙至少有2万多儿童没了命,每1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伤亡。

所谓的“安全区”根本不安全,泰勒苏丹社区那片“安全区”,在2023年10到11月间就遭了32次空袭,以色列划这个区,更像个幌子。

艾哈迈德把阿卜杜拉的笑脸记在心里,这是他对抗战争的方式。

加沙还有不少父母跟他一样,成立了“和平记忆联盟”,讲孩子生前的事,展示他们的画和手工作品,想让更多人知道加沙孩子的遭遇。

战争最不该伤害的就是孩子,他们没做错任何事,却要承受饥饿和死亡。

希望有一天,加沙的孩子能像阿卜杜拉期待的那样,不用再担心空袭,能自由地看昆虫、拍纪录片,在有面包吃的和平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