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孩子身高“停滞不前”?别让“等等看”耽误了黄金生长期!——专访贵阳六一儿童医院徐刚主任:关于儿童矮小症,家长要了解这些关键!

发布时间:2025-10-23 18:24:00  浏览量:2

“我家孩子怎么在班里总是坐第一排?”
“一年过去了,校服裤子还是那么长,一点没短?”
“邻居家孩子都蹭蹭长,我家娃好像按了‘暂停键’……”

这些疑惑和焦虑,您是否也正在经历?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身高是家长们关注的核心焦点之一。当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似乎“停滞不前”时,很多家长会抱着“再等等看”的心态,殊不知,这可能错过了干预矮小症的黄金时期

今天,我们特邀贵阳六一儿童医院生长发育专科的徐刚主任,为家长们揭开“儿童矮小症”的面纱,讲一讲那些必须了解的关键知识。

一、什么是矮小症?不仅仅是“长得矮”那么简单

徐刚主任指出:矮小症是一种疾病状态,不能简单理解为“父母不高,孩子也矮”。在医学上,它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2个标准差(-2SD)。

通俗来讲: 如果在100个同龄、同性别孩子中,您的孩子身高排在后三位,就需要高度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评估。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晚长’,以后会‘蹿个子’。”徐主任强调,“确实存在‘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但这需要专业医生来鉴别。盲目等待,风险极大,一旦孩子的骨骺线闭合,生长潜力就消失了,任何治疗都将回天乏术。”

二、发现身高“异常”,家长第一步该做什么?

徐刚主任建议,家长应该成为一个“有心人”,做好以下两件事:

定期、精准测量身高:

频率: 建议每3个月在同一时间、用同一身高尺测量一次。

记录: 画一个简单的“生长曲线图”,这是医生判断孩子生长趋势的黄金指标。如果生长曲线突然变平或下滑,即便身高还在正常范围内,也值得关注。

计算年生长速率:

3岁至青春期前的儿童,每年身高增长应低于5厘米,就需要引起警惕。

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长应低于6厘米

生长速度减慢,比绝对身高矮,更能早期提示问题。”任主任解释道。

三、导致矮小症的“隐形推手”有哪些?

矮小症的病因复杂,徐刚主任总结了常见的几大类:

内分泌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这是可以通过针对性治疗有效改善的类型。

特发性矮小: 排除所有已知原因后,仍属于矮小范围,部分孩子同样可能从生长激素治疗中获益。

骨骼系统疾病: 如软骨发育不良等。

遗传与代谢性疾病: 如特纳综合征、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等。

器质性疾病: 慢性营养不良、长期消化吸收不良、心肝肾疾病等。

精神心理因素: 如家庭关系不和睦造成的“心理性矮小”。

“因此,发现孩子矮小,必须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找到根源,才能对症治疗。”任主任强调。

四、科学应对:抓住干预的“黄金时间窗”

“治疗矮小症,就是一场与骨骺线闭合赛跑的比赛。”任海波主任形象地比喻,“这个比赛的关键窗口期就是青春期前。”

一旦明确诊断,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外源性补充生长激素是目前主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需要在专业医生的严密监测和指导下进行。

徐主任最后给家长的忠告:

“孩子的身高管理,是关乎其一生的‘未来工程’。请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增高偏方’。科学评测、明确诊断、规范干预,是帮助孩子实现理想身高的唯一正确途径。如果您对孩子的身高有任何疑虑,请及时带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让专业医生为您和孩子保驾护航。”

如果您担心孩子的身高问题,欢迎咨询贵阳六一儿童医院生长发育专科,为孩子的成长做一个科学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