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6大有助儿童长高的运动方式
发布时间:2025-10-23 22:46:48 浏览量:2
近期有许多家长咨询我,赵医生你说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让我家孩子长的高高的?
其实影响身高的多因素,最为突出的是:遗传因素、营养、运动、睡眠等。其中遗传占身高的60%-80%。我可以给大家一个 经典预测公式(哈弗利克公式),仅供参考。
适用范围:适用于正常生长发育的儿童(无重大疾病或内分泌异常)。
计算方法:
男孩预测身高(cm):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13)÷ 2 ± 5cm
女孩预测身高(cm):
(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13)÷ 2 ± 5cm
父亲175cm,母亲160cm
儿子预测身高 ≈ (175+160+13)/2 = 174cm,范围约169-179cm 。
女儿预测身高 ≈ (175+160-13)/2 = 161cm,范围约156-166cm。
身高高的父母,其子女会和两者中位数接近,一般不会高太多。身矮的父母,子女超过他们中位数的可能性很大。为什么呢?你想个道理,如果身高特别高的父母,他们的下一代比每个上一代都高,那用不了几代,他们都要把天顶个洞!如果身矮的父母,他们的下一代都比上一代矮,那用不了几代,他们不都成土行孙了?再发展发展就看不了!现实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这就是《道德经》中所讲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回到本题,本人是运动医学医生,从专业角度为大家推荐几个经过实践,对促进身高行之有效的运动方式:
1. 跳绳
跳绳是公认对长高最有效的运动之一。跳跃时产生的垂直应力刺激下肢骨骼的生长板(骺软骨),促进骨细胞增殖,同时显著提高生长激素分泌水平。研究表明,坚持跳绳的儿童在20周后平均身高比不运动者多1厘米,长期效果更明显。
运动建议:
频率与强度:每分钟约90次,每天600-1000个(根据年龄调整),可分多组完成,每组间休息1-2分钟。
注意事项:起跳高度5-10厘米,避免单脚跳或双脚分开跳,防止关节损伤。
2. 篮球、羽毛球等跳跃类球类运动。
这类运动结合跑跳、伸展和全身协调动作,对骨骼施加纵向压力,刺激生长板发育。例如篮球的投篮、抢篮板动作能强化下肢和脊柱的拉伸。
运动建议: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以中高强度(如出汗但不疲劳)为宜。
学龄儿童可从趣味性训练开始,逐步增加对抗性练习。
3. 游泳。
游泳是全身性伸展运动,水的浮力减少关节压力,同时四肢和躯干的拉伸动作能有效促进脊柱和长骨生长。对心肺功能及呼吸系统的锻炼也有助于整体健康。
运动建议:
每周2-3次,每次持续40分钟以上,推荐自由泳和蛙泳。
适合过敏性体质儿童,需注意泳池水质安全。
4. 摸高跳与跳跃训练。
通过垂直跳跃触摸高处目标(如悬挂物或摸高器),直接刺激下肢骨骼生长板,增强爆发力和协调性。
运动建议:
每天3-5组,每组10-20次,逐渐增加高度。
需配合热身,避免过度疲劳导致软骨损伤。
5. 拉伸运动与单杠悬垂。
静态拉伸和悬垂动作(如单杠、悬吊)通过牵拉脊柱和四肢,改善体态并促进骨骼纵向生长。睡前拉伸还能提升睡眠质量,间接增加生长激素分泌。
运动建议:
每日睡前进行10分钟拉伸,如抬腿(90度)、伸懒腰等。
单杠悬垂每次20-30秒,逐渐增加负荷。
6. 跑步(变速跑)。
有氧跑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激素分泌,变速跑(快慢交替)效果更显著。建议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饭后立即运动。
运动建议:
儿童每天跑30分钟,幼儿缩短至10分钟,选择平坦路面并做好热身。
注意事项
1. 避免负重运动:如举重、铅球等可能抑制骨骼纵向生长。书包不要背那么重的,会压的小孩不长个,这不是危言耸听。给孩子买个拉箱书包也是可以的。
2. 循序渐进:过量运动易导致软骨损伤,需根据年龄调整强度(如幼儿避免长跑)。
3. 综合干预:运动需结合充足睡眠(学龄儿童每天8-9小时)、均衡营养(钙、蛋白质、维生素D)及良好情绪。
总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17岁儿童每日至少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以上运动通过刺激生长激素分泌、改善骨骼代谢和睡眠质量,最大化发挥后天生长潜力。家长应根据孩子兴趣选择项目,长期坚持并注意运动指导。
赵医生的话:
抓住孩子生长的黄金期,运动+营养+充足的睡眠是孩子长高的必备条件。如果发现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不要犹豫,及时到医院测骨龄并找相关医学专家就诊。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如果孩子经过多管齐下,什么方法都用了,依旧身高无法上去,请家长不要伤心、不要难过。
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果你发现门和窗同时关上了,别急,那是上帝要为你送暖气了。孩子的身心健身、乐观、积极同样重要,身高不占优势,其他方面可能有惊人的天赋!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生来就注定能成一番事!父母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更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