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才女武亦姝:16岁诗词仙女,如今走的路正是她想要的
发布时间:2025-10-23 17:34:37 浏览量:2
舞台灯光打得那么亮,镜头给到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全场都没一点声音,董卿问她问题,她一点不慌。
穿着淡颜色的衣服,坐在那里慢慢说话,气场特别稳,那个问题是诗词怎么改变了她,她的回答是让她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董卿听了都愣了一下,观众也都盯着她看,一下子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武亦姝,才16岁,还是个学生,就能面不改色地讲世界很大,节目里她什么题都能答上来,玩飞花令玩得特别溜,根本没人能难住她,网友都叫她诗词仙女,媒体说她是国民才女,家长们的嘴里也全是她,成了学霸的榜样。
所有人都觉得她以后肯定是一路高歌,进清华读书,然后出国深造,去大公司工作,最后成为一个大人物,可是等了好几年,大家再去找她的消息,发现根本找不到多少,社交账号一个没开,综艺节目一个没上,广告一个不接,偶尔有同学透露说她还在清华,读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是儿童文学。
网上各种讨论就起来了,“怎么不出来活动了?”“是不是家里管得太严了?”“难道是她自己放弃了?”大家猜了半天,其实结果比所有人想的都要简单得多。
天才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哪有那么神,她爸妈自己都说过,根本不是什么天赋,就是别人刷手机的那点时间,她都用来看诗了,李白杜甫天天陪着她,从六岁就开始,每天早上雷打不动读半小时,下雨天也照样读,整整十二年一天都没断过,这十二年是什么概念,别人在追剧打游戏的时候,她都在背诗,诗词对她来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是为了考试的工具,她用过的错题本摞起来有七八十本那么高,每一本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记,像修机器一样仔细研究每个问题,高考前把所有练习题做了七遍,考点全都摸得透透的,看起来那么轻松,其实背后是每天都在自我压缩,这些努力根本没人看得到。
外人眼里她是天生的诗词仙女,实际上都是刻苦训练出来的,她笑起来总是很安静,别人根本看不出她心里有多么坚韧。
说她父母是放养,也不全对,什么都不管那不叫放养,那叫没人引导,是假的自由,她爸妈其实特别懂得怎么陪伴孩子成长,不喊不骂也不逼迫,但也不是完全撒手不管,家里是有规矩的,小时候她迷上看动画片,家长没有直接关电视,而是把唐诗编成小故事让她自己演出来,让她在玩耍中学到诗词,练字很枯燥,她爸妈就陪着她一起,每天临摹兰亭序,一陪就是三年没断过
全家都参与进来,爸爸陪她玩诗词闯关游戏,妈妈给她画诗人分布图,外婆负责后勤伙食,他们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是真的全家一起做事,所以她才能在舞台上那么自信,这都离不开家庭给她的底子。
董卿在比赛后说过一句话,这孩子以后肯定有她自己的路要走,大家当时听着就是一句夸奖,现在回过头看,说得太准了,她从清华毕业后没有去大公司,没有签约当明星,也没有出国,就安安静静地留在校园里研究儿童文学,很多人都想不通,清华毕业不去大企业,写个童书能有什么意义。
是不是家里把她压得太紧了,是不是她自己没找对方向,她也从来不解释,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人都在追流量拍视频,拍广告,她却在钻研童话,学习儿童阅读心理学,大家都在拼命曝光的时候,她反而选择了不露头,这不是在躲避,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家长们最怕的就是孩子不按照写好的剧本走,什么好成绩,上名校,再出国,进好公司,这才是所谓的“成功”,武亦姝一条路都没走,她没有迎合外界的期待,也没有去取悦任何人,大家以为她能成为一个文化明星,她却自己退场了,朋友圈干干净净,社交媒体上一点痕迹都没有。
同学说她的自我屏蔽能力特别强,外面越是热闹她越是不跟风,其实这恰恰是她家庭教育的结果,家里不是在培养一个会考试的孩子,而是想让孩子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她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地做事,是知道什么事情是真正值得去做的。
武亦姝这个故事,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应该好好看看,天赋其实不那么重要,最难得的是一个人自己心里清醒,她没有选择高薪的工作,也不去追逐热度,机会摆在面前她也不出去抛头露面,只是为了守住自己心里那点喜欢的东西,现在人人都说焦虑,她能这样稳稳当当地过自己的日子,才算是真的难得,她没怎么说过话,但她的行动已经证明了什么才叫真正的才华,别人都说她消失了,其实她只是回到了自己想待的地方。
董卿当年那一句,她会走自己的路,现在一看真的应验了,武亦姝没有成为流量明星,也没有去混综艺圈,她就安安静静地做研究,写童话书,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天赋不是天生的,是靠自律换来的,自由也不是放任,是有选择的能力,她不是被动地消失,是主动地隐身,不是她不红,是她根本不需要红。
这种从容淡定,是很多父母最希望自己孩子能拥有的品质,却总是教不出来的,有人说她是被低估的天才,我倒觉得她是一个清醒得比别人都早的人,在这个时代,武亦姝没有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反而活成了董卿当时说的那句话,自己走自己的路,从来没迷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