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以“儿童友好”,绘就城市幸福底色
发布时间:2025-10-23 17:19:59 浏览量:2
10月23日上午,大沥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南海鹿尔花园顺利召开,会议系统总结过往建设成效,精准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凝聚多方合力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肌理,为全镇少年儿童打造更有温度、更具品质的成长环境。
作为佛山市首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示范镇街,大沥镇始终以 “一米高度看城市”为核心理念,走出了一条兼具本土特色与示范价值的儿童友好发展之路。
空间扩容:筑就全场景成长“硬支撑”
会议汇报了大沥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工作情况
大沥镇坚持“空间赋能”导向,从社区“微更新”到城市级阵地建设,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儿童活动空间体系。在社区层面,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完成黄岐滨水公园、联滘体育农乐园等一批公园建设,将桥下空间、边角地升级为配备安全设施的儿童专属乐园,让“口袋公园”成为“15 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的重要支点。
盐步社区成功跻身全省仅四个的省级儿童友好城中村试点行列,社区相关负责人作经验分享。
在功能场景上,打造了沥东社区儿童安全科普基地、盐步省级儿童友好城中村试点项目、太平市级儿童博物馆等核心载体,实现游乐、安全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有机融合。其中,盐步社区放大“盐步老龙”文化IP效应,配套亲子共读空间、儿童议事空间等,成为省级城中村建设的标杆样本。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大沥镇儿童友好体验空间——鹿尔花园,亲身感受“儿童友好”从理念到落地的生动实践。
在城市级阵地建设上,九龙公园欢乐park、鹿尔花园、TIC艺术营地公园等优质文旅项目相继落地,鹿尔花园以自然生态与游乐功能结合的特色,成为亲子打卡热门地,推动儿童活动场域从“够用”向“好用”的品质升级。
服务提质:织密全周期关爱“软网络”
围绕儿童成长全需求,大沥还构建起“前端基础+中端品质+ 末端保障”的三级服务体系网,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之路。
前端服务聚焦家庭赋能,通过家长学校、舒心驿站等平台开展早期教育、心理辅导等活动,累计服务超万人次。同时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和“空中加油站之教养配方”系列内容,为新生儿家庭提供精准健康支持,相关内容播放量突破百万。
“艺起悦读”大沥镇第十七届读书节之“智慧杯”儿童“讲美德故事”比赛在黄岐金铂天地商圈成功举办。
中端服务注重品质提升,通过新增多所学校、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等举措,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特别设立2个儿童友好商圈,联动10多家企业开展美德故事比赛、儿童舞蹈大赛等特色活动,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会各领域。末端服务突出精准帮扶,妇联通过“圆梦妈妈”、结对助学等活动,三年累计帮扶3100户困难家庭,资助397人次困境学子,并建立妇儿维权联动机制,全方位守护儿童合法权益。
机制创新:凝聚全社会共建“强合力”
盐步社区“查笃撑”儿童议事会活动
大沥镇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联牵头、部门联动、社区协力”的工作格局,将儿童友好建设纳入年度工作部署与财政预算,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阵地建设与运营。创新儿童参与机制,推动盐步社区“查笃撑”儿童议事会、沥东社区“儿童观察团” 的多项建议落地实施,使儿童从城市建设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 “主动参与者”。
河东社区非遗小课堂
大沥还注重文化传承,将14项非遗项目融入儿童教育,通过“大沥村菜”“非遗课程进校园”“民俗活动童参与”等活动,实现“文化滋养成长、成长传承文化”的良性循环。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关乎未来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要以‘一米视角’谋实事,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把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地见效。”大沥镇副镇长、妇联主席高韵翔表示,接下来,大沥镇将聚焦“保障赋能、示范引领、商圈赋能、全域提质”四大重点,持续深化盐步社区省级试点建设,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城中村经验;升级中轴核心商圈的亲子消费集群,激活社区商圈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儿童友好空间布局与服务供给,让“儿童友好”成为大沥最鲜明的城市底色。
文/南海融媒记者 黄耀红 通讯员/梁景萍
图/南海融媒记者 黄耀红 麻丽丽 何伟俊 陈洁婷
视频拍摄、剪辑、文案/南海融媒记者 邓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