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全球儿童青少年“24小时活动行为指南”研究全景

发布时间:2025-10-22 15:05:00  浏览量:3

背景

近年来,一个全新的健康理念——“24小时活动行为”(24-hour movement behaviours, 24-h MB)逐渐引起全球研究者的关注。该理念强调应将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睡眠时间(Sleep)和娱乐性屏幕时间(ST)视为一个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整体系统,在24小时的时间结构中保持动态平衡。

2016年,加拿大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儿童青少年“24小时活动行为指南”,提出儿童每天应至少进行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保持8–11小时的充足睡眠,并将娱乐性屏幕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孩子的一天”从单一行为的视角转向健康的时间结构。

然而,全球儿童青少年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遵守这些指南?各国研究在分布、方法和结果上是否存在差异?这一问题的答案长期缺乏系统性梳理。为此,昆士兰大学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系统综述,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旨在全面总结2016年至2024年间全球关于24小时活动行为指南的研究现状,揭示其趋势、差异与健康意义。

🧪方法

研究团队系统检索了2016年至2024年间六个国际数据库,包括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SPORTDiscus、PsycINFO和ERIC,共获得32,832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148篇符合标准的研究。这些研究涵盖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对象为5至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不同于以往仅限于数据汇总的综述性研究,这项研究的最大创新在于引入了“行为流行病学框架”(Behavioural Epidemiology Framework, BEF),以结构化方式整合不同类型的文献。该框架从行为流行率、健康效应、影响因素、学业表现与干预效果五个维度对文献进行分类与分析,不仅揭示了研究的总体趋势,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一方法学上的创新使研究不再局限于描述层面,而是在逻辑上构建了儿童日常行为与健康结果之间的系统路径,从而实现了对“孩子一天”的科学量化与整体解析。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自2016年加拿大发布指南以来,全球关于24小时活动行为的研究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在2018年至2020年间增长显著。然而,这种增长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均衡,68%的研究集中在中国、加拿大、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和巴西等高收入国家,而中低收入国家的研究仅占7%,显示出明显的全球研究失衡。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儿童青少年完全符合三项指南的比例普遍偏低,整体范围仅在0%至53.6%之间,且87%的研究报告达标率低于10%。换句话说,全球绝大多数孩子在运动、睡眠或屏幕使用三项行为中至少有一项不达标。

进一步分析发现,男孩的达标率通常高于女孩,年龄越大达标率越低,城市儿童的平衡程度明显弱于农村儿童。空气污染、家庭收入水平、家长支持程度以及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模式等环境因素,也被证实会显著影响儿童的行为平衡。

健康效应分析显示,遵守24小时活动行为指南的儿童在多方面都更加受益,他们的体重更健康、心血管代谢风险更低、体能水平更高、心理健康状况更佳、焦虑和抑郁症状显著减少、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明显提升。

研究还发现,这一时间平衡与学业表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满足三项指南的儿童在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方面表现更优,在数学与语言等核心科目成绩上也更出色。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上“运动行为仅与身体健康相关”的局限,首次系统性地展示了运动、睡眠与屏幕使用在认知和学业领域的综合作用。

🧠讨论

研究团队在讨论中指出,这项系统综述揭示了全球儿童健康行为研究的转型方向——从关注单一行为到行为系统的有机整体。24小时活动行为的研究理念整合,为儿童健康提供了新的科学框架:健康并非来自单一行为的改变,而是24小时内时间分配与能量利用的协调平衡。这一研究在理论上实现了方法学创新,用系统化思维重新定义了“孩子的一天”。

然而,作者也指出目前研究仍存在若干局限。首先,约九成文献为横断面设计,无法揭示因果机制;其次,大多数研究依赖自我报告数据,存在记忆和社会期望偏差;此外,低收入国家研究的缺乏使全球数据呈现明显的地理偏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学校教育与家庭环境在改善儿童行为平衡中发挥关键作用。尽管目前仅有三项系统干预研究被纳入,但结果表明,结合健康教育、家长指导与日常课程干预的综合项目可显著提高学生的运动和睡眠水平,减少屏幕使用时间。这表明健康促进不应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需通过教育与政策共同作用,形成系统性的干预路径。

🧭结论

总体而言,这项系统综述以全球化视角和系统整合的研究框架,首次描绘了儿童与青少年24小时运动行为的整体图景。研究不仅量化了不同国家间的差异,还在理论上提出了健康行为一体化的新思路:儿童健康是一种时间结构的平衡,而非单一行为的强化。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现状,更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科学视角:真正的健康不是某一行为的叠加,而是24小时生活方式的协调。正如作者所言:“让孩子每天多动一点、睡得好一点、少看一点——这三件小事,或许能决定他们一生的健康与学习能力。”

编译来源

专业名师授课

更加深入的理论

更加实用的知识

国内唯一的

国家级

儿童青少年体适能证书

持证上岗首选

↑↑初级报名↑↑

↑↑中级报名↑↑

↑↑万人扶持报名↑↑

↑↑西部大开发报名↑↑

↑↑高级报名↑↑

生态研究

燕行说道

媒界评论

体教前沿

生态瞭望

燕行书屋

健身家园

政策公告

生态融合

燕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