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如何评价国产动画《剑来》?水墨打戏顶尖,值得一看

发布时间:2025-10-20 23:47:40  浏览量:1

在国漫作品层出不穷的今天,一部风格独特的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大多数玄幻动漫执着于“莫欺少年穷”的逆袭套路时,《剑来》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险也更为迷人的道路——将仙侠气与江湖味融合,在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里,讲述一个关于成长、责任与坚守的故事。作为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家烽火戏诸侯同名小说的作品,自2024年开播以来,就以独特的风格在国漫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1. 命运多舛的少年起点

故事始于一个名为骊珠洞天的小镇,主角陈平安出身贫寒,五岁时因本命瓷意外碎裂,失去了成为炼气士的机会,父母双亡后沦为孤儿。这种悲惨的开局并没有击垮这个少年,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与其他动漫主角不同,陈平安没有与生俱来的强大能力,也没有一路开挂的运气。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需要靠自己在瓷窑做工、替邻居担水送信为生的平凡少年,他的特殊之处在于那颗永不放弃的赤子之心。

行万里路、挥百万拳,陈平安在骊珠洞天破碎后,护送李宝瓶等前往大隋求学。之后更是获得了进入“剑气长城”的机会,这是剑修们的修行圣地,也是无数英杰的聚集地。

2. 独具匠心的叙事风格

《剑来》动画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不急于推进剧情,而是耐心铺陈人物性格和世界观。当大多数国漫追求快节奏叙事和高频打斗时,《剑来》反其道而行,敢于在文戏上投入大量时间。

这种叙事风格带来了两极化的评价。在豆瓣上,《剑来》获得了8.8的高分,书粉普遍盛赞其对原作的还原度和精良制作。然而打低分的观众则直言“谁看得懂这剧情?”,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恰恰源于作品拒绝迎合主流套路的坚持。

《剑来》动画继承了小说的文学特质,角色们“话里有话、意有所指”。 动画中特意用大号毛笔字书写和强调那些气势十足的金句,这种处理方式既尊重了原著粉丝,也创造了独特的视觉风格。

3. 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打斗设计

如果说文戏是《剑来》的筋骨,那么武戏则是它的血肉。在打斗场面方面,《剑来》的表现堪称国漫顶尖水准,被粉丝誉为“国漫打斗教科书”。动画中的打斗场景融合了水墨画风与现代动画技术。例如,宁姚与齐先生的对战中,剑气由水墨画笔触勾勒,墨色浓淡可见招式的轻重变化。这种唯美而不失力量感的表现方式,既有东方美学韵味,又清晰呈现了战斗的层次。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动画在顾璨入碗中等多处画面使用了粒子水墨技术,知晓该技术渲染成本的观众都忍不住感叹“经费在燃烧”。这种技术上的勇于尝试,体现了制作团队对品质的追求。

4. 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

《剑来》的成功,离不开其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作品中几乎每个重要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魅力和成长轨迹。宁姚作为女主角,英姿飒爽、天赋过人。在对阵搬山猿时毫不露怯,身姿矫健、剑技娴熟。她与陈平安的感情线发展自然,两人在相互扶持中共同成长。

齐静春则是作品中的灵魂人物之一。他堪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化身,书粉间广泛传播的金句名言也有不少出自他的口中。他以身殉道,换取六千百姓皆有来生的情节,成为第一季的重要泪点。

刘羡阳作为陈平安的挚友,性格大方义气。他出身骊珠洞天,家族为颍阴陈氏守墓人。早年险些被骊珠洞天卢氏子弟打死,为陈平安所救,自此结下深厚情谊。这些性格各异的角色构成了《剑来》丰富的人物图谱,让观众能在不同角色身上找到情感共鸣。

5. 对国漫发展的启示意义

《剑来》动画的探索,对国漫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当大多数作品沉迷于打斗特效和快餐剧情时,《剑来》证明了国漫观众同样需要深度和思考。腾讯视频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将《剑来》视为在作品题材、制作风格上进行多元化探索的先行者。 即使知道这可能不是商业上最安全的选择,平台仍然投入大量资源支持这种“风格化”“精品化”的尝试。

《剑来》第二季已通过广电总局备案,共26集。 新一季将讲述陈平安护送李宝瓶等人踏上远赴大隋求学路的故事。 这一路上既有大骊铁骑围杀,也有鬼魅精怪索命,同时阿良、文圣、崔诚等人也将陆续登场。

6. 结语:有序、合理的仙侠世界

《剑来》在国漫中的位置,恰如其主角陈平安在仙侠世界中的处境——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准则。它可能不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但绝对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存在。

它告诉我们,国漫的出路不仅仅在于技术上的追赶,更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表达。《剑来》通过古典仙侠的外衣,探讨的却是现代人如何保持赤子之心、如何在复杂世界中坚守自我的永恒命题。

正如作者烽火戏诸侯所言:“我希望每个《剑来》的读者,都坚信一点,我们都应该成为强者,我们都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这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或许才是《剑来》留给观众最宝贵的财富!